“磨刀磨剪子,修自行車修玩具嘍?!痹诤戏适邪訁^煙墩街道濱湖明珠小區,每逢周末,8位愛心老人志愿者組成的“老村長”志愿服務隊把愛心播撒到小區的每一個角落,只要老百姓有需要,他們就會發揮光和熱。在煙墩街道轄區的“紅領哨所”里有很多這樣的志愿服務隊。近年來,煙墩街道通過建設“紅領哨所”,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模式,推進基層黨建“走深”,社區治理“走實”,真正實現在黨建引領下,呈現出居民和親、樓棟和諧、小區和美的新局面。
建強“大平臺”,“紅色陣地”實現有效覆蓋
煙墩街道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巢湖之濱,轄區近20萬人口,作為濱湖新區大開發的啟動區域,全街回遷人口集中,外來人口眾多,企事業單位聚集,基層治理難度不小。
早在2020年,為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煙墩街道引入了“紅領哨所”的概念,依托紅色“小陣地”釋放服務發展的“大能量”,將‘紅領哨所’打造成社區黨建引領的‘橋頭堡’”、問題發現的‘最前哨’、事務解決的‘處理器’、信息傳輸的‘中轉站’、服務發展的‘大平臺’。以問題為導向,做到瑣事解決在“樓”,小事化解在“所”,難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使黨組織在基層、在一線發揮實效。
截至目前,全街共建成小區紅領哨所14個,樓宇(商圈)紅領哨所1個,樓棟黨小組覆蓋高層樓棟391個,覆蓋率為100%,發動居民黨員1336人,發動率為100%,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居民小區和高層樓棟中的有效覆蓋。
當好“橋頭堡”,“紅色課堂”凝聚黨群合力
“新聞故事匯的老朋友們,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黨的好消息,10月28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合肥隆重開幕。會上,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做了《忠誠盡職 奮勇爭先 全面強化“兩個堅持”全力實現“兩個更大” 共同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的報告,關于這次報告,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日,煙墩街道魯化宣講團骨干成員、“魯化新聞故事匯”主講人魯化老人走進煙墩街道濱湖家園社區“紅領哨所”,把黨的理論送到百姓身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煙墩街道充分整合資源,突出“紅領哨所”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集合“魯化新聞故事匯”“巢小禹”“新聲代”“零距離”等宣講小分隊力量,定期為轄區居民呈上宣講盛宴,共計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史宣講300余場,受益群眾上萬人。通過吸納“兩長多員”、熱心黨員群眾、社區民警、駐區單位志愿者為“哨兵”,拉起“群雁”隊伍,大力宣傳群眾身邊的典型模范事跡,用“好聲音”講“好故事”,以先進典型、先進事跡激勵黨員群眾傳承紅色基因。
做好“最前哨”,“紅色網格”提升服務能力
近日,來自于包河區法院的法官李玥玥成為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的一名網格法官。2021年年初,以包河區“四員一律”進網格為契機,融合小區“紅領哨所”黨群服務陣地資源,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與包河區法院共建了“惠解憂”工作室,依靠法院的專業力量培育指導社區調解員隊伍,為社區配備“網格法官”,重點圍繞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事項,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專業理論指導,展開專業的司法調解服務。
“惠解憂”依托社區搭建的社區—網格—樓棟“三級網絡平臺”,實行社區網格首問負責制,確保網格內有苗頭早發現、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有人管”,“管到位”。在樓棟里,挖掘出了一批熱心居民骨干,成立了樓棟自治委員會,完善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不斷加強各類調解組織隊伍、機制體制和保障能力建設。“惠解憂”工作室自正式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案件103起,其中人民調解56起、特邀調解43起、行業調解1起、法官律師調解3起。將調解服務延伸到家,努力實現矛盾糾紛不“出門”,搭建起服務群眾“零距離”工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