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暖心的小區物業、“科里科氣”的高校物業……在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前身為中國科大物業中心的安徽江風山月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風山月物業)有多重身份,而這些身份的背后卻都離不開黨建引領的作用。近年來,蕪湖路街道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大力推動非公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用“紅色引擎”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又“紅”又“專” 打造紅色物業陣地
“紅專并進、理實交融”是中國科大的校訓,在這所全國頂尖高校里,秉承科大校訓精神的安徽江風山月物業,以紅色領航為核心,堅持做又“紅”又“專”物業服務企業。安徽江風山月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推行后勤體制改革,由科大物業中心轉軌改制而來的,于2014年12月2日正式注冊成立,目前主要服務于科大校內各教學、科研、師生活動等辦公及綜合樓宇。
黨建強才能發展強。2015年10月,在蕪湖路街道黨工委指導下,江風山月物業成立黨支部,如今,支部黨員數量已擴展到28人。他們將“紅色領航”寫入公司章程,支部與公司領導班子交叉任職,公司負責人任黨支部書記,黨企同心共謀企業發展。以弘揚紅色物業精神為主導,江風山月物業在接管物業服務項目上,注重打造紅色物業陣地,服務面積幾乎覆蓋了科大全校總建筑面積56%,所有管理區域管理隊伍配置以黨員為主開展物業服務。
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非常注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導所有員工真正把單位當成自己的家,把師生當作自己的親人,提供“保姆式”服務。比如說,在他們服務的樓宇內,遇到年齡大的老教授會主動上去幫助,在教學樓里,學生忘記帶回的物品會幫他收……
“科里科氣” 一項創新節約用電22.2萬度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中國科大與合肥這座科教之城的契合度,非“科里科氣”莫屬。這個2021年走紅的熱詞,代表著合肥極其重視科技創新,并埋頭苦干、執著鉆研的精神。而在中國科大校園里,江風山月物業也自然而然地沾染上了一股子“科里科氣”。
物業辦公室的一個藍色大屏幕上滾動顯示著校園每個區域的實時用水量、用電量。這是一個由GIS信息系統(即:地理信息系統)構建的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可以實現能耗可視化。
重實干才能創實績。眾所周知,城市建筑物耗能巨大,如何實現節能降耗是擺在每家物業服務公司面前的現實問題。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以黨建引領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打造綠色物業,在小事上做文章,抓品質、強擔當,通過“黨員先鋒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黨員和員工的奉獻意識,將服務工作做到極致。比如在教學樓探索合理開放自習教室辦法,每天根據自習人數的多少,逐步開放教室數量。平均每天在6點至11點期間,合并教室20間,全年按10個月計算,僅此一項,每年為科大節約用電22.2萬度,節約費用13.32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節能效果。
“和美小區” 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
敢破局才能開新局。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深知敢于走出去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他們的服務并不僅限于科大校園,也延伸到了小區里。目前在管的項目有中國科大、中國科大上海研究院(上海中科大量子工程卓越中心)、太湖新村小區、科大花園小區二期人才樓等。
作為太湖新村社區黨委聚力打造的“紅色物業”示范點,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注重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激活物業服務“紅色細胞”,在“黨建+物業服務”上創新破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公司黨支部成立了紅色物業志愿服務隊,根據居民實際需求,開展鄰里調解、家政助老、暖心慰問等志愿服務活動。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幫助居民解難題,在社區‘1+6+X’協商議事機制下,我們也積極參與到協商中來,較好地解決了居民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
“送元宵 送溫暖”“快樂陪伴 感恩母愛”“端午情 居民樂”“樂讀書 樂分享”“詠唱紅歌 傳承永遠”“情暖冬至 和美一家親”……如今,在太湖新村小區,一年四季,居民都能享受到由社區黨委和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共同組織的各類服務活動。
紅色服務暖人心,砥礪前行結碩果。多年來,江風山月物業黨支部獲得了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支部書記也成為優秀共產黨員。黨建促發展,發展強黨建。通過發展非公黨建,蕪湖路街道非公企業黨組織引領功能和組織力進一步強化,也為全街奮力爭創“老城復興典范、和美街區標桿”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紅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