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行動,敲通“感情線”;排查行動,守好“入口關”;電話行動,摸清“軌跡線”……清明假期,在包河區煙墩街道竹園社區,有這樣一群女性社區工作者,不分晝夜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以“三路行動”凝聚防疫“她”力量,跑出防疫“加速度”。
“您好,請問請您及其家人申領核酸檢測預登記碼了嗎?”“假期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少外出、不聚集。”每敲開一扇門,社區工作人員都詳細詢問,逐一登記信息,并送上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她們以敲門行動為契機,發出正聲音、傳遞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社區防疫氛圍。
“您好!請掃健康碼、行程碼,給孩子戴好口罩。”4月5日,在竹園小區卡點,社區工作人員李艷君正在給來往居民查驗二碼。“社區疫情防控任務比較重,加班加點是常態,大家都習慣了。”社區網格員李艷君看上去有些累,但工作起來還是一絲不茍。
“我得保護好自己,可不能生病了,不能關鍵時候掉鏈子。”“我家小朋友問我什么時候帶她出去玩,等疫情結束了,到時候把合肥的景點轉個遍!”……假期里,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們放棄了休息,嚴格把好入口關,用實際行動為居民筑起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喂,您好,黃碼了不要著急,請問您是否從省外返肥或中高風險地區返肥?住在哪個小區幾棟幾室?”4月5日下午,竹園社區居委委員孫娟娟正在耐心解答居民關于健康碼轉碼問題。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每天接聽類似這種電話、核實大數據和自主摸排信息達100余條,有時候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有時也會遇到謾罵或不理解,她總是耐心解釋。“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