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家園社區抗疫隊伍中,有這樣兩個紅色身影,他們在同一個“戰場”,為了同一個目標,舍小家顧大家,用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平安與健康,他們就是詹松林、詹偉父子。
詹松林是濱湖家園社區黨總支原副書記,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老兵。本輪新冠疫情多點頻發,合肥市面臨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詹松林沒有遲疑、沒有推托,主動扛起防疫大旗,投身一線抗疫。由于社區人手不足,在清明節期間,他更是一個人包攬了新年公墓的值守,為社區騰出了更多人員參加到小區門崗的防疫值守中,減緩了小區門崗的防疫壓力。“我們一家老小都住在家園,小區里大部分也都是以前村里的鄉親們,這時候我肯定要站出來,不能后退。”詹松林說。“什么是黨員?就是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危機時刻舍身忘我,不忘國家培養,不負人民所望。”這是詹松林在社區工作時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您好,請主動出示安康碼、行程碼,佩戴好口罩……”4月10日下午,詹偉在濱湖家園西區東門做起了志愿者,與父親詹松林一起組成了防疫父子兵,共同守衛家園安康。平日里,詹偉也是一名“疫”線戰斗者,只不過他的主戰場是在合肥火車站。作為一名90后黨員,詹偉時刻謹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疫情期間,他一直堅守在合肥火車站綜治辦,與其他部門密切配合、聯防聯控,早出晚歸,經常加班到深夜。4月10日下午,這本來是他這一個多月以來唯一的半天休息日,但是聽父親說起家園小區缺少志愿者,便主動放棄了休息,投身志愿者行列。“父親堅守在一線,他說‘疫情就是命令,國家有需要,我們黨員就一定要頂上去’深深地激勵著我,雖然累,但是我會一直堅持!”詹偉如是說。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詹松林、詹偉父子倆以“小家”之力為“大家”奉獻,他們既是父子、又是戰友,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并肩戰斗在抗“疫”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兩代人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