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月以來,來往義城街道濱湖潤園的居民在北區南門崗總能見到一個身形瘦小、皮膚黝黑的黨員志愿者——來自合肥市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機場快線分公司的朱金品。每天,他都不厭其煩地向大家宣傳防疫政策,認真核驗進入小區人員的安康碼、行程碼,細致做好來返人員信息登記,他用嘴勤、眼勤、手勤的方式履行著崗位職責,守護“疫”方安寧。
宣傳防疫靠嘴勤
濱湖潤園是大型回遷安置小區,小區入住率高、陪讀家庭多、工地工人多以及老人多,面對復雜的疫情防控工作,自3月19日下沉到義城街道迎淮社區以來,朱金品每天手持測溫槍和兩碼卡片,主動要求在門崗值守八個小時,平日寡言少語的他,此時化身防疫宣傳員,逢人必提醒要掃行程碼、安康碼,測體溫,戴口罩。“經過這段時間不斷的宣傳,居民的防疫意識有了明顯轉變,這也體現了我們的堅守價值!”朱金品表示。此外,對于新加入的志愿者,他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同伴們快速進入角色。
緊盯“兩碼”靠眼勤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日趨復雜,進入小區和公共場所核驗安康碼和行程碼成為每個人的規定動作,異常安康碼、外地行程軌跡成為朱金品重點關注的內容,這就需要他時刻“擦亮”雙眼。“師傅,您的安康碼是黃碼,不能夠進小區送貨了,請立即向居住地社區報備并落實防疫要求。”朱金品在門崗向一位掃碼后顯示黃碼的外賣人員說道。每天,他要為一千多人核驗安康碼、行程碼,保障了居民進出小區正常有序,確保人人有“碼”、不少一“碼”。
登記信息靠手勤
第一時間發現重點區域來返人員并落實防疫要求是有效防止疫情輸入的重要關口。朱金品時刻關注疫情重點地區,對每一位從外地來的人員,都要詳細地將姓名、住址、聯系方式、出發地、交通方式、核酸檢測情況等記錄清楚,并及時向社區反饋。他還積極協助物業,為近500名沒有健康碼的老人登記信息,為發放老人出入證和核酸檢測預登記碼打下了基礎。因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他的手上的皮膚留下了一道鮮明的抗疫“印記”。
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朱金品以百分百的干勁、實打實的韌勁守護著社區的平安,也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堅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