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基層組織建設,做細做實小區黨建工作,近年來,包河區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深入推進小區黨支部建設,構建小區黨支部領導下的居民小區治理體系,通過招募“紅色小管家”,爭創星級黨支部,推動資源在小區集聚、作用在小區發揮、難題在小區化解,打通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健全“人員充足、力量充沛”的組織保障
選優配齊支部班子。6月初,社區黨委啟動網格黨支部換屆選舉及調整工作,將轄區7個網格黨支部重新劃分為11個黨支部;完善“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示范戶)”四級聯動機制,選優配強支部班子,筑牢堅強戰斗堡壘。
激活黨員示范效應。8月初,社區黨委組織召開星級黨支部創評工作部署會,依托樓棟黨小組長、黨員家庭等設置45家黨員中心(示范)戶,引導黨員中心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率先打造月桂苑5號樓樓棟文化,達到“示范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
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先后成立樂童、樂齡、先鋒、攜手、鑄安、護花、紅十字等7支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八個到家”暖心工程。截至目前,社區累計注冊志愿者1780人,在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等中心重點工作中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200余次,服務人次46000余人。
搭建“服務有力、治理有效”的載體平臺
打造“暖‘新’驛站”陣地。在社區服務大廳開辟暖“新”驛站,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業態群體提供臨時休息、飲水就餐、手機充電、便民藥品、防疫物資、防暑降溫用品等貼心服務。積極引導其參與小區治理,充分發揮“走街串巷”“民情前哨”“移動探頭”的崗位優勢,實現基層治理與個人價值的雙向奔赴。
構建議事協商機制。各小區黨支部以議事協商“半月談”為依托,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建立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等共同參與的多方議事協商機制。2021年以來,各小區黨支部累計召開議事協商“半月談”105次,為群眾排憂解難,通過面對面議事協商,壓緊壓實相關方責任,成功化解了丹桂苑圍墻重修、月桂苑電梯維保、金桂苑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等痛點難點問題20余件。
暢通線上自治渠道。建立樓棟微信群123個,讓支部班子成員、黨小組長、居民代表、物業、業委會等成為“微友”,暢通“信息發布—問題反饋—及時處置”的“微群”自治渠道,讓群眾咨詢政策、反映問題更加便捷,有效增強基層治理的監督力度和廣度。
凝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多方合力
群團組織攜手互動。與社區團總支、婦聯、僑聯、關工委、工會等群團組織定期深入小區走訪,依托小區黨群服務站,聯合開設快樂學堂、家長讀書會、親子閱讀、老年科普大學等多個主題服務項目,滿足老年、婦女、兒童等群體需求。
共建單位聯合推動。收集小區困難群眾“微心愿”,引導安徽民航機場集團黨委、省紅十字會機關黨委等14家結對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力量下沉,推行與小區黨支部“雙向認領、雙向服務”的結對共建機制,豐富惠民服務內容。上半年開展共建活動6次,幫助46戶困難家庭實現46個“微心愿”。
紅色管家靶向驅動。各小區黨支部已摸排“紅色小管家”9名,充分履行“宣傳黨的政策、收集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廣大群眾”職責,充分發揮黨員在家門口聯系群眾優勢,架起黨和居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下一步,沁心湖社區將深入推行“星級黨支部”創評工作,建強小區黨支部,發揮“紅色小管家”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著力解決基層治理堵點、難點、痛點,切實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