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黨委聚焦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這條主線,持續推進“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圍繞“三抓一增強”總體要求,聚焦“強組織、育隊伍、優服務、促治理”工作重點,增強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以“紅色引擎”激活社區治理“一池春水”。
織密組織網絡 激活“紅色細胞”
一是織密組織網絡。在網格中,按照“社區建立黨委—小區(網格)建立黨支部—樓棟建立黨小組—黨員家庭確定中心戶和示范戶”的組織網絡,下設4個網格黨支部,組建樓棟黨小組33個,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小區和高層樓棟100%覆蓋。二是合理劃定網格。按照轄區各小區、樓宇的地理分布,按照封閉小區獨立劃分,零星樓棟劃片區等方式,將轄區合理劃分為4個網格。三是建好黨群服務陣地“紅地標”。建立社區級黨群服務中心1個,因地制宜整合配套用房、架空層、廊道廣場等空間資源,建立小區黨群服務站“紅領哨所”4個,總面積約2200m2,將青年之家、婦女微家、快樂學堂等服務功能延伸到小區、樓棟,進一步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工作,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服務。四是選育配強“紅色頭雁”。在網格中,社區黨委按照“兩長多員”配備,選優配強黨小組長、樓棟長、治安員、網格員、信息員等隊伍200余人,實現小區居民黨員100%動員,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旁。
構建全域黨建 匯聚“紅色力量”
?一是加強區域共建,形成“聚合力”。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增強完善社區、駐區單位和行業領域黨組織在轄區內各項事務的領導統籌協調功能。聚焦居民群眾的“問題清單”、“需求清單”,通過召開黨建聯席會議等方式,推動區域內黨建資源充分融合,實現“黨建引領、服務升級、群眾受益”的工作目標,全面提升社區治理和黨建工作水平;?二是凝聚新興領域黨建,注入“新活力”。以“黨建引領·暖新驛站”為契機,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徑,精準對接需求,強化組織引領和服務保障,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組織歸屬感。在服務凝聚“小哥”的同時,引領“小哥”參與社區共治共享。三是開展星級評定,激發“驅動力”。按照區委關于《關于開展星級黨支部創評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文件要求,社區黨委積極推行黨員積分評星定級管理,對黨員評議內容進行量化,評定結果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不斷引導黨員發揮先鋒表率作用。對下設網格支部開展分類考評定級,推進下設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激發網格黨支部“紅色動能”。
深化協商議事 巧解“治理難點”
一是依托區“大共治信息平臺”,提升治理效能。社區充分依托區大共信息平臺“智慧大腦”,對社區主動發現以及居民反映的相關問題和矛盾糾紛案件,統一由平臺受理、通過線上進行多部門協商流轉,分類派遣、落實反饋。對群眾重復投訴案件以及不滿意案件的進行深入研討,加強多部門協商配合,提高處置能力,及時解決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二是設立“有事好商量”議事廳,巧解社區“千千結”。濱湖惠園社區“有事好商量”議事廳成立于2021年6月,并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臺、多元協同、群眾參與”的原則,采用六步工作法,即:居民群眾“點事”、社區兩委“定事”、平等協商“議事”、集體討論“決事”、多方力量“辦事”、公眾參與“評事”,圍繞社區治理和居民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一年來,“有事好商量”議事廳解決50余件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三是創設“惠解憂”工作室,探索“黨建+信訪”新模式。充分運用“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成果,以“四員一律”進網格為契機,創設全區首個“四級遞進”網絡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主動與區法院、區檢察院、轄區派出所、律師等專業力量聯動,通過專業力量孵化培育自治力量,確保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創設黨建微項目 托起服務群眾“小幸福”
按照“1+2+4+N+3”(即聚焦1個重點、圍繞2個目標、做實4化舉措、開展N項服務、實現3大目標)的總體思路,引入專業社工力量駐點,搭建了社區本級“紅領益體·惠聚益堂·和美益家”微公益創投項目平臺,圍繞樓棟自治、鄰里融合、孝老愛親、青少年成長、困難幫扶等社區服務,由社區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等“草根”團體為主體進行項目申報,由社工機構進行項目評審,在專業社工指導下進行項目實施,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截至目前,已有“和美銀齡”、“悅動鄰里”、“康樂暖陽”等11項社區“微服務”項目落地,累計開展各類公益便民服務2萬人次。通過黨建引領“微項目”打通社區治理“微循環”,讓一個個黨建“微項目”變成服務群眾的“微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