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區委“全域提升 善治包河”工作要求,切實提高基層治理水平,進一步發揮“協商議事”在基層治理和服務中的重要作用,航運南村社區黨委依托“有事好商量”平臺,經過精心的培育和籌備,9月23日下午,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風和園、方圓居小區協商工作委員會成立會議正式召開。
會議由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黨委書記余磊主持,并邀請包河區政協委員劉敏芳委員出席會議。會議現場,劉敏芳委員為方圓居和風和園兩個小區的協商工作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兩個小區協商工作委員會的代表也分別作了發言。本次小區協商工作委員會成立會議順利召開,既是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構建黨建引領下老舊小區協商議事機制的階段性成果,也拉開了航運南村社區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序幕。
加強黨建引領,聯動政協協商
航運南村社區黨委積極通過構建組織結構健全、作用發揮良好、協商過程規范、協商成果突出的“社區-小區(片區)”兩級社區協商體系,以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的治理目標。社區和小區協商組織負責人分別由社區黨委書記和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在議題確認、組織協商、責任分工等重要環節發揮黨組織統籌引領作用。航運南村社區還設置了政協委員工作室,搭建政協協商平臺,為基層治理“賦能”。社區通過點單的方式,邀請政協委員工作室的政協委員參與社區協商活動,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影響力、感召力和聯動能力,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治理延伸,并成功解決了榮昌園小區頂樓拆違難題,形成了《關于將頂層防水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建議》包河區政協提案。
聚焦老舊小區,推動體系構建
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作為老城區,老舊小區較多,方圓居小區就是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小區。今年6月份開始,方圓居小區開始老舊小區改造,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對改造范圍、改造內容以及公共區域如何使用等存在疑問和分歧。針對這種情況,航運南村社區依托“有事好商量”平臺,通過構建組織結構健全、作用發揮良好、協商過程規范的“社區-小區(片區)”兩級社區協商體系。在開展社區協商過程中,社區也注重發掘培育黨員先鋒和居民骨干,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積極主動參與到公共區域規劃使用等協商過程中來。風和園小區也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區,雖然經過了老舊小區改造,但由于樓棟陳舊、附屬設施老化,物業矛盾較多。社區在社區治理過程中,發掘和培育了一些黨員先鋒和居民骨干,成為本次小區協商工作委員會的成員。
加強技術賦能,創新協商形式
針對社區居民協商參與不足,協商過程不明確,協商成果無法展示,居民關注程度不高,青年群體參與不足等問題,本次小區協商工作委員會成立會議還設置了“徽商量”線上協商小程序使用培訓環節,通過運用“徽商量”小程序,居民可以直接掃碼提議,社區通過后臺審核提議,并可以后臺一鍵發起線上會議,豐富了社區協商參與方式。在方圓居小區公共區域規劃使用協商過程中,社區還鏈接合肥市政協《有事好商量》線上協商議事直播平臺資源,邀請了合肥市政協委員田立斌來和方圓居小區居民,一起協商小區公共區域如何使用的問題,推動了方圓居小區公共區域規劃的順利進行。
編制協商目錄,實施協商項目
根據方圓居小區住戶提議,航運南村社區黨委召開了老舊小區改造專項推進會,在社區協商重點事項清單的基礎上,形成了老舊小區社區協商事項目錄,并以方圓居小區和風和園小區為單位,申報實施了“惠航睦鄰協商”項目和“方圓居老舊小區改造社區協商”項目。截止9月份,兩個社區協商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實施。
下一步,航運南村社區黨委將針對老舊小區普遍高發的問題進行社區協商介入和解決,通過構建黨建引領下老舊小區協商議事機制,為基層治理“賦能”,提升基層“善治”水平。同時,社區黨委還將此類項目對應的社區公共問題的社區協商機制、流程等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社區協商案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