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開展“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動,方興社區積極深化三級服務陣地,實體化小區(片區)黨支部運轉,通過“四個起來”,推動社區構建“全天候零距離”治理服務體系。
“亮”起來,群眾身邊處處“紅”。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模式,完成康園黨委、瑞園黨委、藍山黨委、佳源北黨總支下轄20個黨組織換屆工作,目前組建31個小區(片區)黨組織,聘用首批紅色小管家60名,推動小區(片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轉。完善三級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建設,利用架空層、物業用房、樓棟空間等,新改造建設藍山入戶門廳、時代城二期睦鄰館、蘭園配套用房等5個,打造特色樓棟28個,更新公示欄(牌)331處,主動對接轄區單位,推動省地質資料館、工商銀行雷鋒支行、安徽省檔案館等單位內部資源開放共享,開展黨建、志愿服務,實現群眾身邊處處“紅”。
“做”起來,為民服務突出實。推動新一屆居民區“兩委”班子和小區(片區)黨支部班子履職擔當,通過“開門一件事”、亮相曬諾,先后啟動琥珀瑞安垃圾分類站點建設、康園、瑞園電梯維修等群眾關切實事57件。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量化臺賬記錄本,各黨組織按照“一臺賬三清單”列出目錄、時間、領辦人、責任人,通過項目化運轉,逐步推動群眾點單、黨組織派單、黨員接單的自治模式。做實“三在”黨員“戴黨徽、亮身份”行動,組織在職在地黨員到所在居民區的黨組織報到,今年4月份疫情防控期間,調動社區非公黨組織17家,“三在”黨員990名參“戰”。
“議”起來,急難愁盼源頭治。推動社區、居民區兩級黨建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搭建樓棟議事會、“行走議事廳”“雙提升”例會等糾紛調解平臺,不定期組織社區民警、物業企業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四員一律等,協商解決12345市長熱線、省長信箱、三級書記留言等群眾訴求問題。常態開展紅色家訪,通過入戶拉家常等方式,了解群眾困難訴求,幫助群眾解決噪音擾民、油煙污染等問題570余件。依托大共治平臺,將食品安全、空置地管理、重點人群走訪等3個事項納入網格,通過設置專項巡更點、自定義巡查頻次的方法,推進重點事項網格化治理。找準黨建工作與轄區項目建設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全面梳理項目服務保障清單87個,明確牽頭部門,壓實工作責任,探索房地產領域項目源頭治理新模式。
“樹”起來,創新打造品牌鏈。為推深做實“全域黨建、和美方興”建設,充分激發各單位黨建工作活力,按照“一居一品、一支部一特色、一組織一品牌”要求,組織推進方興社區全域黨建“特色薈、品牌鏈”2.0創建活動,經過提煉申報,專家評選等環節,評選出最佳案例3個,優秀案例5個,培育案例12個。奮力打造瑞安黨支部“同建‘悅享園’共繪‘同心圓’”、安徽岸香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360黨建品牌”等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樹得牢的基層黨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