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苑小區是拆遷小區,人員結構復雜,小區面積大,人員多,存在環境衛生臟亂差、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及志愿服務意識薄弱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包河苑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入戶探訪、聽民聲集民意,召開多次協商會議,決定成立“無微不治”微項目,圍繞小區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安全隱患三大類問題開展巡邏、協商治理、文明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有針對性地解決小區問題,發揮基層黨組織力量,聯動社區資源排除安全隱患、提升小區環境衛生、提高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發展志愿者,孵化社區社會組織,擴大社區治理力量。
紅心518 應需而生
2021年初,來自包河苑小區ABCDEF各網格支部內的18名老黨員組成主動請纓,成立紅心518黨員志愿巡邏隊,承接“無微不治”項目,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作用。于5月18日,紅心518黨員巡邏隊正式成立。隊伍里有退休干部、有老兵、有老教師等,平均年齡67歲。他們積極響應,勇擔社會責任,傳承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休不褪色,人老心更紅”的政治本色。因為對小區內的環境和人非常熟悉,工作積極性較高,組織號召力強且有豐富的聯系群眾和治理經驗,紅心518的老黨員們也是社區治理的骨干力量。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隊伍圍繞項目主營業務開展了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和治理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作用。
紅心518 傾力傾情
常規巡邏,收集問題。每個月的8號、18號和28號,紅心518的隊員會對小區進行常規巡查,將問題拍照反饋到巡邏隊群里并詳細填寫巡邏標準表,便于后期跟蹤處理。問題分類,聯動處理。根據所發現問題的輕重緩急,紅心518的隊員協同社區、物業、環衛等聯動解決。通過“一進一出,一人一事,一事一了”的問題反饋機制和處理機制,讓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讓“微治理”落到實處。文明宣傳,定期治理。針對因居民意識不高存在的問題,紅心518的隊員加大集中治理、文明宣傳的力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疑難雜癥,協商解決。對于復雜且難以解決的問題,交由兩委定事,邀請利益相關方協商解決問題。解急難愁盼,促全民參與。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涉及利益群體多,問題的有效解決受益群體廣,通過不同的協商形式解決問題,提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
紅心為民 碩果累累
紅心518黨員巡邏隊共開展日常巡邏約百余次,黨日活動15場,協商會議12次,整治問題約百余件,涉及垃圾清理、安全隱患解除、電瓶車停放協商、燃氣充值機安裝協商、文化長廊設施損壞報備跟蹤解決等,改善了社區環境,提高了居民安全意識及參與社區治理意識,服務居民約0.8萬人次,孵化了“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監管隊”等社區社會組織。其中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監管隊隊員均為專業人員,進駐施工現場監管三個多月,沒有一天休息,鞋子都穿壞了幾雙。每一位紅心518的隊員都以飽滿的熱情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發揮余熱,彰顯老黨員的“硬核”擔當,隊員黃業勤和崔宏勝獲得和美志愿者榮譽稱號。解“急難愁盼”,獲居民點贊。由于包河苑小區是一個回遷小區,里面居住著許多高齡或獨居等特殊老人。小區內沒有燃氣充值機,加上他們的子女因工作忙碌等原因不常在身邊,燃氣充值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他們找到紅心518黨員巡邏隊,希望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燃氣充值機的問題。了解了居民們的訴求之后,紅心518的隊員積極與社區進行溝通。不久,燃氣充值機順利安裝在了包河苑菜場的大門旁,居民們每日買菜時即可完成充值,再也不用為此煩心。現在,居民們在提及紅心518黨員巡邏隊時,都會不禁豎起大拇指。
紅心518黨員巡邏隊的老黨員們退休不褪色,人老心更紅,始終堅守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傾力傾情,一以貫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