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望湖街道王衛社區地處南二環路與包河大道交口,下轄29個住宅小區,轄區內設有2所大中小學校、聚集企事業單位及五小門店600余家。轄區三無小區較多,還設有順豐、韻達、中通等快遞站點,流動性人口較大。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與防疫人員不足的需求,王衛社區黨委按照“黨建+志愿服務”的模式,以轄區黨員、團員、居民等為對象,采用“招募、培訓、分工、激勵”等方式,招募有時間、有意愿、符合條件的社區防疫志愿者,分配到新冠疫苗接種、大數據核查、核酸檢測采樣、門崗值守等崗位上,協助社區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切實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志愿服務在“疫”線,守好小區防疫大門
“您好,請掃安康碼,請將行程碼打開查驗一下”“您好,核酸需要按照要求及時做”。居民志愿者劉淼榮正在駱苑小區門口值班,查驗進入小區人員的“兩碼”及核酸檢測報告,并對無法掃碼的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劉淼榮,是一名普通的物業公司職工,在崗位上,她是一位認真踏實、盡職盡責的好員工。在空余時間里,她是一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防疫志愿者。在合肥疫情防控形勢處于關鍵時期,她主動站出來。在轄區交通要道、小區門崗值班點,都有她服務的身影出現。在防疫值班期間,她總是充滿熱情,以面帶春風般的笑容引導居民配合社區防疫政策,同時還向周邊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帶動居民主動配合。“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份子,我非常榮幸與社區防疫人員攜手參與這場防疫戰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防疫工作做點事。”劉淼榮自豪地說。
像劉淼榮這樣多次參加社區疫情防控的居民志愿者有很多,他們是企業員工、是全職媽媽、是離退休人員。他們“忙里偷閑”,不懼風雨,堅守防疫一線,認真守護好小區的防疫“大門”,把好疫情防控各個關口。他們身體力行,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
做好防疫“兩米”線,核酸檢測有序進行
“請大家戴好口罩,抓緊到望湖北苑黨群服務站門口做核酸。”居民志愿者徐浩身穿紅色志愿者馬甲,手拿小喇叭,行走在望湖北苑、華力、隨園等小區每個樓棟間進行核酸檢測通知宣傳。
今年38歲的他平時忙于工作,只能利用晚上及周末時間參加社區防疫。在疫情防控初期,不少人還未習慣參加核酸檢測,在居民微信群發布通知后,居民志愿者徐浩拿著小喇叭在小區里進行線下宣傳,通知一部分沒有智能手機的看不到微信群消息的居民,擔心有的居民會忘記,徐浩還會在核酸檢測結束之前的兩個小時再宣傳一遍。
在核酸檢測現場,徐浩協助社區在地面上標記“兩米線”位置,引導居民踩線站位,保持距離。尤其是核酸檢測高峰時段,志愿者徐浩堅守在崗位,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提前準備好安康碼或身份證,做完核酸不在現場逗留,幫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做好核酸預登記。時間長了,居民養成做核酸的習慣,能夠按照規范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兩米線,主動維護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縮短居民排隊時間,提高核酸檢測效率,還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社區疫情防控了。雖然平時比較忙,我也想盡自己所能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為社區防疫人員分擔壓力,共同守護小區居民的平安。”徐浩堅定地說道。
截止目前,王衛社區共有轄區120余名黨員、居民志愿者積極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隊伍,在轄區“三無小區”、老舊小區及物業人員緊缺的小區及核酸檢測采樣點,與社區防疫人員并肩作戰,共同織牢堅不可摧的“防疫網”。
接下來,王衛社區將繼續挖掘社區志愿者,組建志愿服務團隊,增強防疫志愿者專業能力,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專業化、多樣化志愿服務,充實社區防疫力量,保障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文/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