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方興社區康園居民區堅持以全域黨建引領為抓手,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探索社區治理工作新局面。
一、化組織優勢為發展優勢,推行社區治理新模式
為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深層次需求,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幸福感、歸屬感,康園黨委不斷深化創新,建立“1+1+N”社區治理模式。一是有效整合黨員隊伍,通過“我是黨員我報到”,組成黨員志愿隊4支,共計157人。采取居民“點單”、黨委“派單”、黨員志愿者“接單”方式,及時回應居民需求。二是建立67人的樓棟單元長隊伍,連接康園居民區與居民之間的紐帶、架起物業與居民之間橋梁,培養樓棟信息員、鄰里宣傳員、平安巡查員、文明監督員、居民議事員的“五員”隊伍,多方協同、齊心聚力打造美麗康園;三是結合小區實際,通過紅色小管家、黨員骨干、物業、居民代表等,定期到小區居民中聽取建議、收集意見,并依托社區黨委、樓棟長、居民群等40余個微信群,及時協助相關部門解決反饋意見建議。確保居民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實現問需于民、問效于民,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化組織資源為服務資源,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
一是落地落實“我是黨員我報到”制度,充分發揮在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服務居民5000余人次。二是隨機選取居民進行物業服務征求意見的入戶調查和定期開展物業考核,有效督促和提升了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有效推動落實制度促共建。三是不斷加強黨委與小區黨支部、非公黨組織等同頻共振,提升社區服務成效。定期舉辦健康咨詢、開展慢性病互助小組、推動家庭醫生簽約、健康知識講座、開辦老年課堂等多元化服務,有效豐富了居民生活質量,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三、化社區組織為治理力量,促升服務精細化建設
一是在社區黨建引領下,先后引入3家專業社會組織。目前孵化培育了社區社會組織共12支。并采用分階段形式進行隊伍培育,引導社區社會隊伍逐漸成長為有志愿服務屬性的社會組織,增強團隊領導能力,參與解決社區治理熱點問題。二是全方位構建康園居民區志愿服務體系。截止目前,注冊志愿者2000余人,依托“義粉護照”建立健全志愿者保障機制,不斷完善社區資源庫、需求庫、志愿服務庫的建設。通過“微公益創投”、“五微”項目等參與式治理舉措,促進實現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