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黨建引領。以黨建引領貫穿樓組自治始終,以特色樓組黨建激發黨員群眾參與樓組治理的內在動力,在居民區深化形成樓組長牽頭,樓道黨員、志愿者、群眾共同參與的樓組治理格局。樓組長、樓組黨員亮身份、作表率,主動發揮鄰里破冰、樓道美化、議事協商、化解矛盾的“主心骨”作用,營造黨建引領、睦鄰和諧的良好氛圍。居民區黨支部定期召開樓組自治工作會議,暢通樓組代表與居委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的溝通渠道,及時回應樓組問題,為樓組自治保駕護航。
優化治理模式。改善樓道“外環境”。結合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加裝電瓶車充電樁、增加晾曬設施等重點工作,以樓道微項目、微更新為著力點,進行項目化運作,深化樓組自治。如徽昌苑居民區結合文明創建工作,組織32個樓道的居民志愿者自發清掃樓面,清除樓道堆物。鼓勵居民發揮種植特長打造門前小花園,輪值維護樓道內、外環境衛生整潔,打造以“昌鄰共建、貴鄰互助”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特色樓道。提升樓組“軟實力”。以“三會”制度為抓手,協商決定樓內事務,切實增強居民對樓道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如徽貴苑居民區發揮樓組自治的力量,以協調會方式投票表決加電瓶車充電樁方案。線上線下齊發力。通過微信群,邀請每家每戶加入群聊。疫情之后,鄰里互助成為保留下來的好習慣,涌現出應急送醫、代收快遞、暫看孩童等一個個溫馨小故事,真正實現“一家有事全樓忙,一家有難全樓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