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治理有序發展,包公街道青年社區黨委推深建設“街道—社區—小區”三級治理框架,按照“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原則,讓更多主體切實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堅持一個核心,夯實基層堡壘
網格小區管理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實現黨組織全覆蓋。以青年社區黨委為統領將黨建工作融入社區各項治理工作中,一方面將支部建在網格小區上,結合社區實際情況,合理劃分了由社區“兩委”成員擔任支部書記13個網格小區黨支部,1個企業黨支部,成立26個樓棟黨小組,將黨組織向小區、樓棟、非公企業及社會組織延伸,同時配備2名網格指導員,14名網格長,20名專(兼)職網格員,10名社會輔助力量,制定《包公街道青年社區網格化治理方案》進一步明確社區網格內工作人員履行網格內事項職責,增強責任意識,化解群眾有事不知找誰的難題;另一方面,加強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的共建交流,實現黨的建設“全覆蓋”。一是建立以龍蝦街、廬州坊為核心的特色街區商圈黨委(功能性),推進新業態新興產業黨組織工作,著力提升特色街區黨建,充分發揮龍蝦一條街中阿胖龍蝦店黨支部的示范作用,設立“黨員先鋒崗”,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征求龍蝦街經營戶意見,解決經營戶的實際困難,做好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二是立足服務需求,指導九華山路菜市場黨支部在菜市場設立“黨員經營崗”,組織開展系列“菜籃子惠民生”活動,不斷完善各項服務功能,讓消費者在菜市場買的舒心,吃的放心;三是與安徽開放大學等單位開展共建,充分利用教師宣講團力量,開展便民學習活動。
圖|青年社區2023年黨建工作推進會
圖|2022年特色街區黨組織志愿者參與防疫
圖|“五星級”文明菜市
激活三支隊伍,強化基層治理
一是打造社區專業隊伍。為更好地提升網格管理員專業技能知識水平及為民服務能力,青年社區通過引進專業社工機構,招收8名更具專業,更具活力的高等院校生,組建網格化管理服務專業隊伍強化社區工作的專業性,在上門走訪、疫情防控、居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政策宣傳等方面發揮實際作用,夯實基層組織力量。二是強化黨員履責隊伍。青年社區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整合現有場地資源,吸收82名由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流動人員組建的黨員履責隊,簽訂《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承諾書隨時應對社區相關服務需求;合理將25名歸屬地黨員報道者分配在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中,組織“四聯四定”工作年度述職評議會進行評定,推動有關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更好地聯系服務基層。三是增設志愿服務隊伍。青年社區通過自主報名、他人引薦、紅色走訪等方式,組建了9支疫情防控、綠色環保、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城市生活志愿服務隊伍,參與志愿人數達60余人,并長期鼓勵有熱情、有責任心的居民,民間團體參與到社區治理當中。
圖|青年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工專業化服務
圖|七彩陽光舞隊志愿者
圖|黨員志愿者隊在青年小區廣場集體宣誓
推陳出新促發展,繪就和美新藍圖。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青年社區黨委將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求放在最高位置上,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網格小區包保責任體系,將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壓實到位,在小區、商業街建立黨群服務中心讓各項活動開展有紅色陣地,擰緊基層黨建的“動力主軸”,積極構建城市基層組織體系,實現為民服務更有保障,推動社區治理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