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推廣“四事四權”工作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村(社區)治理的試點方案》,包河區望湖街道衛塘社區因地制宜,深入探索,著力激活“四事四權”密鑰,破解治理枷鎖,努力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員問事 精準鎖定問題“指紋”
衛塘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基層治理的工作思路,不斷挖掘在轄紅色力量,整合優質資源,建立健全“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服務體系,推深做實“有事專找小管家”工作機制,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結合網格員、樓棟長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網格巡查、糾紛調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問題“指紋”、明晰問題所屬、羅列問題清單、定義處置范圍,做到能處置的即刻辦,難處置的協調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提高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截至目前,衛塘社區已招募紅色小管家8人,摸排清單問題42起,協調處置各類問題35起,傾力跨出“指紋解鎖”第一步。
群眾說事 探索構筑溝通“平臺”
結合紅色小管家日常工作開展,進一步挖掘吸納轄區“五老”人員、大學生志愿者、專業型人才等自治力量,擴充“居民智囊團”隊伍規模,囊括離退休干部職工、志愿者、醫務人員、電氣技術型人才等在內30余人,提出治理建議20余條,充分發揮了“出謀劃策”“錦囊妙計”作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休憩長廊等活動場所,構筑“小區議事協商會”“長廊會談”等交流平臺,暢通信息反饋溝通渠道,健全“發現問題-意見征詢-問題處置-結果反饋”機制,形成共治閉環,進而推動為民服務高質量發展,合力邁出“平臺解鎖”第二步。
代表議事 核準識別商議“密碼”
全面運用網格長、紅色小管家、樓棟長、“五老”、業委會、物業、群眾代表等多方力量,針對黨員問事、群眾說事難以解決的矛盾問題,開展多維度、全方位商議,集思廣益,核準“解決密碼”,依托“小陳說和”娘家人后援團、“小區議事協商會”,鼓勵“五老”參與調事,結合“四員一律”進社區,科學規范處置復雜問題,切實保障好居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聚力抬起“密碼解鎖”第三步。
支部辦事 賦能啟動治理“程序”
深化拓展“四聯四定”“我是黨員我報到”等活動,深入開展結對共建。目前,衛塘社區已與包河區區委老干部局、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寧國路支行)結對共建,完善了“程序代碼”,強化了治理動能。針對代表共議事項,實時納入支部“一臺賬三清單”,對需聯辦的事項,及時向共建單位發布共建信息,竭力啟動治理“程序”,依據事項的緊急程度、困難程度分類定級,按需采取“周調度”“月調度”,按照“支部書記親手抓、‘兩委’成員督查辦”的方式,緊盯目標事項,按時公開處置進度、辦理結果,做到群眾訴求和建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全力完成“程序解鎖”第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