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義城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提高群眾法治意識為目標,以化解基層各類矛盾為核心,“四度”發力、多元協同,深入開展法治社區建設,為推進社區治理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在陣地建設的廣度上發力。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為依托,打造警民聯調室、協商議事廳、“四員一律”工作站、“睦鄰里”工作室等法律服務平臺,整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居民劇場、市民學校等功能場館,開展常態化法治宣講、普法講座、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等活動和服務。此外,結合轄區街頭公園高標準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廣場,讓群眾在休閑之余也能接受法治教育,獲取法律知識。
在隊伍建設的厚度上發力。義城街道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學習內容,積極開展“法律明白人”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和學法用法能力;結合“四員一律”進網格工作,建立社區警員、審判員、檢察員、司法助理員及社區律師隊伍,將相關信息在各小區出入口進行公布,使居民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知道找誰、如何聯系;發動社區紅色小管家、退休村干、調解能手、熱心居民等成立普法宣講隊、矛盾排查隊、志愿調解隊,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法治建設人員隊伍。
在普法宣傳的力度上發力。積極發揮“四員一律”和普法志愿者作用,經常性深入社區、網格、家庭、學校等,圍繞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老年人權益維護、反家暴、反電詐、禁止高空拋物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方面,開展普法講堂、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模擬法庭等線下宣傳教育;充分利用互聯網群組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特點,建立警民議事群、樓棟睦鄰群,每日分享法制宣傳典型案例、定期發布“警”急提醒溫馨提示等,通過以案說法、以案釋法的形式,提高轄區居民法律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不斷提升法治意識。
在矛盾化解的深度上發力。聚焦基層矛盾糾紛查防管控,通過常態化走訪,“睦鄰里”懇談會、項目經理接待日以及線上反饋等渠道,全方位了解社情民意、摸排矛盾糾紛,開展分類處置。針對鄰里之間矛盾,利用樓棟“兩長”、退休村干、“紅大姐”志愿者人員熟、威望高優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效解決裝修擾民、戶外打牌、房屋維修等問題;針對在小區、社區公共環境、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訴求,依托“有事好商量——迎鄰議事會”及黨建聯席會平臺作用,調動“兩代表一委員”、社區黨員、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以及利益相關方代表參與其中,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多方商討解決方案,在修建便民小道、增裝監控設備、新建人行斑馬線、開通公交學生專線等方面取得實效,解決了居民的“急愁難盼”,在建設“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