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小管家周化連的日志本上滿滿地記錄了近期的工作情況,內容從日常走訪、特殊人群關愛到糾紛調解、議事協商等等,并對居民的需求進行了分類梳理,多方面開展工作,做實服務。
周化連退休前曾任鎮長、鎮人大主席等職務,退休后原本應該安享晚年的他卻更忙了,頭銜也又多了起來,“愛之家”巡查隊的隊長、清華園五棟的黨小組長、社區專委會成員、紅色小管家……他發揮自己基層工作的經驗優勢,參與小區治理,幫助鄰里解決大事小情,被小區居民親切地稱為“紅管家”。
既然干了,就要“管好家”。“既然做,我就會做好,把家管好。”應聘之初,周化連講的話字句堅定,他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周化連所包聯的清華園4棟、5棟共計264戶,上任之后,他先是逐戶走訪,對包聯樓棟居民進行記錄歸檔,分為日訪戶、周訪戶和月訪戶。并根據走訪情況建立了重點關注檔案,通過常態走訪動態了解他們的生活及身體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手中有策,行動有方。截止目前,周化連通過線上線下完成走訪近650人,記錄上報居民的難心事、煩心事13件,參與文明巡查、議事協商等公益服務15次,成了居民眼中名副其實的“管家”。
“管家”事無巨細,很充實。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涉及民生、民政、安全、文明方方面面的工作。“小管家”們陸續參與了社區愛國衛生運動、老年人體檢政策宣傳、特殊人群關愛等工作,用實際行動把服務送進千家萬戶,把關愛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周化連所在的清華園小區已建成十余年,基礎設施、公共環境等方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為了督促物業服務水平提升,減少矛盾糾紛,他除了常態的入戶走訪還帶動樓棟里的黨員開展文明巡查,及時記錄上報小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安全隱患。一月兩次巡查,一次協商會議,周化連從未缺席,真正把“紅色小管家”的工作落到了細處,職責落到了實處。“事情多、雜,有的處理起來也有難度,但很充實、很有意義。”周化連認為紅色小管家是基層社區治理很好的抓手,一定要用好,用實。
“管家”事小,責任大。社區無小事,只有認真做好社區的“小事”,才能成就社區治理的“大事”。周化連擔任紅色小管家期間,認真核實居民信息,當好信息登記員;及時記錄居民需求,跟進解決,當好協調員;結合重點工作進行政策解讀,當好宣傳員。協助五樓的李大哥申請了高齡津貼,推進了小區的建筑垃圾池改造,協調了四棟上下樓鄰居漏水糾紛……一件件小事匯成了為民服務的大事。周化連認為居民的認可,是督促更是責任,紅色小管家們扛起的是一種責任,放下的是居民懸著的心,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清楓居委會目前像周化連這樣的紅色小管家有13名,他們有退休后繼續發光發熱的“最美夕陽紅”,有用青春扎根社區治理的年輕黨員,有兼顧家庭不忘初心的巾幗半邊天……他們扎根基層,充實了社區基層治理的力量,為溫暖家園的打造提供了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