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轄區了解居民群眾各方困難與訴求,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扎實推進以居民的幸福和安全為主的“降警情、減訪情、增感情”大走訪,包公街道航運南村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多方治理相結合的模式,從制定巡查小組、收集群眾意見、再到實地走訪,督促解決整改,進一步加強社區平安建設力度,力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多元力量齊參與,構建“1+4”治理模式。自“三情”大走訪工作推進以來,航運南村社區始終圍繞在黨委的組織領導下,構建“小區(片區)黨支部、轄區民警、紅色小管家、物業部門”的“1+4”聯動治理模式,在行動前召集各方代表參與“大走訪”推進會,將老百姓頻繁反映的物業問題、消防安全、停車難等問題作為走訪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現場討論制定“走訪清單”,通過網格化治理的模式,“地毯式”摸排矛盾隱患并記錄在案,促進協商解決,增進了社區與民警、物業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加強了基層治理隊伍的力量,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主動走近聽民聲,打造“送上門”宣傳模式。航運南村社區輪流在轄區內各個人流點搭建“民情反映臺”,現場安排黨員志愿者引導小區居民將日常發現并且需要反饋的問題告知社區工作人員,將較難解決的問題整理給相關部門后期逐一解決;同時將市長熱線、小微權力了解到的居民訴求填寫在“走訪清單”上,并向居民宣傳惠民政策、當前重點工作,發放反邪教和預防電信詐騙等宣傳彩頁。通過警民同志日常巡查,以及和居民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傾聽百姓的心聲和意見,將群眾“急愁難盼”的問題作為當前走訪的重要任務。
零距離走訪解民憂,推行“網格化+”治理模式。按照走訪計劃,各網格長分別帶領網格員、紅色小管家等陪同民警等部門,分別定期沿著社區主干道、居民小區、沿街商鋪等重點區域和公共場所進行巡邏,針對茶葉市場等重點“三合一”場所,社區人員和民警詳細查看了租戶的情況,并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火、防盜、防詐騙,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外出要關好門窗、水、電和煤氣,同時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在小區車棚,工作人員對相關消防設施進行了檢查,同時,告知車棚負責人平時對充電問題一定要注意,在車棚內不要私拉亂接電線,夜間盡量不要充電,嚴防安全事故發生。針對在外安全生產的工作人員,提醒他們一定要佩戴“安全帽”,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的負責。截至目前,網格巡查隊平均每周開展2次巡查活動,走訪人次達到30多人,走訪單位25家,化解矛盾問題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