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語,叫“她力量”,她們用柔肩挑起重任;有一種溫暖,叫“她力量”,她們用愛傳遞正能量。生活中,她們或是妻子、或是女兒、亦或是母親,雖然她們有著不同的稱呼,但是她們卻有著共同的身份“紅色小管家”。
樹好“黨旗巾幗紅”。自紅色小管家工作開展以來,金翰網格黨總支持續抓好“紅色小管家”隊伍建設,通過“線上+線下”“自薦+推薦”等多種形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好中選優”原則,招募小區有熱情、有時間、有能力的黨員參與小區治理工作。目前共招募16名紅色小管家,其中有11名都是女性黨員,雖然生活賦予她們很多重身份,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她們的黨員身份,在面對組織號召的時候,她們依然能夠挺身而出,主動在小區樓棟“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她們走家串戶,宣傳黨的政策、收集居民意見、解決群眾難題,讓黨旗在小區高高飄揚,讓黨徽在胸前熠熠生輝。
當好“鄰里和事佬”。“薛姐,樓上的噪聲問題已經困擾我們一家很久了,我跟樓上鄰居協商過、也到物業投訴過,仍然沒有改善。你能不能幫我們調解一下?”“薛姐,小區樓下晚上廣場舞的噪音太大了,馬上中高考了,能不能幫忙勸勸阿姨們讓廣場舞暫停一段時間?”薛正華,她是一名全職媽媽,也是一名熱心志愿者。在小區居住已經十來年了,樓上樓下鄰居都比較熟悉,大家有事都喜歡找她幫忙,自從加入紅色小管家隊伍后,找她幫忙的人就更多了,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對她來說卻都是“大事”。每次收到鄰里的求助信息,她總是第一時間去協調處理,能夠自己處理的她總是會第一時間去處理,自己不能處理的也會及時反饋給黨組織,通過協商議事平臺大家一起來解決。“雖然過程中有委屈、有不被理解的時候,但是對我來說收獲更多的可能還是快樂和成就感。”薛正華總是笑著說。
做好“群眾貼心人”。“現在退休在家也沒事,能夠發揮自己剩余的光和熱去溫暖別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剛來應聘的時候,董功霞就這樣堅定地說。董功霞包聯翰林園16棟兩個單元共264戶,自從擔任樓棟紅色小管家以來,她幾乎每天都穿梭在樓棟各個角落,巡查過程中發現樓下經常有亂扔垃圾現象,她帶頭清理,并在樓棟群號召大家共同愛護樓棟環境,在她的努力下,亂扔垃圾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樓棟鄰里對她也是稱贊不已。她愛美食、愛收拾家里,所以經常也會在樓棟群里分享自己做的美食和一些收納小妙招。在她的帶動下,樓棟鄰里關系從陌生到熟悉,樓棟氛圍也變得更加和諧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