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為解決流動黨員組織生活開展難、管理服務落實難、先鋒作用發揮難等問題,進一步加強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工作,包河經開區聚焦流動黨員隊伍建設、學習教育、服務保障三個方面,推進流動黨員管理教育、服務作用常態化提質增效,助力流動黨員“回家”。
摸清隊伍建設“底數”。包河經開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積極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專項行動,利用公眾號、微信群、公示欄等平臺,發布《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做好政策講解和感情聯系,擴大尋找流動黨員的宣傳力、影響力。組織44名黨建指導員、70余名部門工作人員、10余名片區信息員,進樓宇、進企業、進園區實地走訪,開展“拉網式”調研,班子成員牽頭組織召開“企業座談會”,要求對照自查。針對流動黨員分布廣、流動性大等特點,構建“1+1”聯動機制,指定黨建負責人與每位流動黨員進行談心談話,詳細了解掌握園區內流動黨員的聯系方式、從業情況、黨組織關系、未及時辦理組織關系轉接原因等信息,規范建立轄區內流動黨員電子化信息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對摸排出的109名流動黨員“精準畫像”,確保不漏一人。
抓好學習教育“充電”。引導流動黨員按照就近、靈活、方便原則,積極主動參與組織生活,壓實推進主題黨日、政企座談、“益企大講堂”等活動,不斷創新豐富學習形式,幫助流動黨員不折不扣學好黨的創新理論,凝聚起流動黨員思想共識。邀請園區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為流動黨員做主題宣講,發揮榜樣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流動黨員進行自我審視、推動見賢思齊。精心為流動黨員定制“學習大禮包”,一張政治生日卡、一本黨章、一枚黨徽、一本黨史書籍,既體現了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關懷,又提醒黨員不忘入黨初心,進一步增強黨性意識。充分利用微信交流群、“包河經開區”“包河益企服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指尖課堂”,以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定期推送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技能培訓、家鄉變化等,方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充電”“補鈣”,實現了黨員在線上集結,黨的聲音在線上傳播,黨的工作在線上開展。
優化服務保障“護航”。堅持強化組織關懷引導,成立“包河經開區流動黨員黨支部”,持續發揮好黨支部服務功能,建立常走訪、常聯系、常服務工作體系,切實做到把需求“摸上來”,把服務“送下去”。依托金牌“店小二”工商服務窗口,開通“流動黨員專項服務熱線”,選任5名熟悉工作的站長輪班,一方面對摸排到的流動黨員積極溝通引導,幫助解答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將最新的發展、惠民、就業政策等信息及時傳遞給流動黨員,讓流動黨員感知到組織就在身邊,做到日常聯系不斷線。建好用好“暖流之家”,充分發揮益企黨群服務中心樞紐作用,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園區、商會、行業協會、商業樓宇等地打造N個流動黨員一站式、開放型服務陣地,增強“哨點”功能,為流動黨員的日常學習、活動提供陣地保障。健全關懷制度。加大對流動黨員的關懷力度,在重大節日、“政治生日”等特殊時刻開展走訪慰問,“面對面”“心貼心”近距離關心流動黨員在外出務工、住宿就醫、子女就學等方面的困難問題,主動協調相關職責部門,發揮保障作用,給予一定的幫助加強關心關愛,例如組織專場招聘會,幫助10名流動黨員在園區內找到工作等。在包河經開區黨工委的牽頭抓總作用下,逐漸形成了“平時有專人聯絡、困難有溫馨幫助、訴求有及時解決、就業有貼心指導、政治有經常關懷”的流動黨員關愛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