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公街道河濱社區黨委依托黨群服務站,推動宣傳宣講與服務群眾相結合,在為黨員提供多樣化、便捷式服務的同時,實現黨的最新理論“聲”入人心。
著眼一個“新”字,讓形式繪聲繪色。充分利用社區場地,通過設置黨史學習、榜樣精神、紅色歌曲、科普文化、法治知識等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體驗情景,把灌輸式、座談式宣傳宣講變為沉浸式、開放式教育宣傳,讓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入腦入心,使黨員時時感受到黨的理論就在身邊。
立足一個“實”字,讓內容保質保量。社區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黨群服務站為平臺,以“三會一課”為載體,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榜樣人物先進事跡”等主題宣講活動20余次。建立理論宣講反饋機制,推行“黨員點單、社區下單、宣講員接單”的宣講模式,在開展宣講時了解居民真實需求和關注點,及時梳理意見反饋理論宣講員,針對性地調整宣講內容。例如,針對老年人“用機難”問題,開展“銀齡科普”知識培訓活動;針對家風建設提升,開展“弘揚好家風 注重好家教 傳承好家訓”倡議活動,不斷提升理論宣講的成效。
力爭一個“優”字,讓隊伍有力有為。推動“專題講座”與“百姓課堂”相結合,先后邀請律師、醫生、警察等各領域專家,召開理論專題講座,深入解讀中央政策和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黨員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提升水平。同時,組建由黨員骨干、居民代表、志愿者力量組成的宣講隊,舉辦“十分鐘課堂”等宣講活動,因人因地制宜開展宣講,在講家常話中,讓基本理論變成生動道理,形成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烈氛圍,提高了黨員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