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工作覆蓋難、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方興社區佳源南黨支部積極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多措并舉,不斷增強流動黨員的黨性觀念,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流而有“學”。
疏通“神經末梢”,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窗口,讓流動黨員有家可尋,并通過紅色小管家走訪入戶的方式開展流入流出黨員的走訪調研,同時用好網絡力量,綜合運用微信尋、電話訪等方式。及時將流入流出黨員的姓名、聯系方式、流出地、黨費交納等信息準確掌握、登記在冊,分類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賬。督促流動黨員做到信息變更及時報告,主動掌握流動黨員動態,保證黨員流入有人管、流出不失聯。同時,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定期推送黨支部最新活動開展情況,讓黨支部向網絡拓展延伸,讓流動黨員在網絡上找到家。經梳理,佳源南黨支部現有流動黨員5名。
按需“精準滴灌”,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學”。針對流動黨員集中學習難的問題,佳源南黨支部采取“線上+線下”“集中授課+常態自學”方式,保證流動黨員教育不斷檔。依托“學習強國”“安徽先鋒微訊”等平臺開展“線上”教育,定期在微信群內推送學習資料、黨務知識、時政要聞等內容,打造流動黨員的“指尖學習課堂”。日常生活中,鼓勵流動黨員參與佳源南黨支部“三會一課”,會上帶領流動黨員共同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等學習資料,搭建起社區聯系流動黨員的“連心橋”,確保流動黨員學習教育不掉隊。
注重“暖心關懷”,讓流動黨員“流而有愛”。火紅的七月,也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之際,佳源南黨支部為做好流動黨員的關心關懷,不僅發放了“紅色包裹”,包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等學習資料,黨支部還通過與支部的黨員同志同過政治生日的方式,鼓勵流動黨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行動,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積極參加組織活動,為支部建設多提建議意見,勤學習、常互動,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