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各地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處處呈現出和諧溫暖的氛圍。為了打造家門口的服務陣地,著力辦好群眾身邊“微小事”,合肥市包河區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區持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通過選優、建強,充分發揮“紅色小管家”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實現居民“下單”,社區“接單”,著力提升小區精細化治理水平。通過多向發力,用好“紅色小管家"隊伍,劃小治理單元,將黨建的“紅色力量”融入到千家萬戶,讓民情走訪有溫度、信息搜集有力度、社區服務有溫度。
選優配齊,充實基層治理力量。2022年,金寨南路社區圍繞構建‘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小區治理體系,通過黨員自薦+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紅色小管家’招募工作。通過圍繞政治素質、協調能力、群眾口碑等方面,按照小區黨組織推薦、社區黨組織初審、街道黨工委把關、區級聯審等,最終確定人選。同時,全面推行結對幫帶培養機制,由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進行“老帶新”,針對“紅色小管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分階段、有重點地對“紅色小管家”進行幫帶指導。推行“紅色小管家+社區小管家”結對入戶模式,充分發揮“紅色小管家”豐富的工作閱歷優勢和社區“小管家”年輕活力優勢,合力做好小區治理等工作。
完善服務,譜寫基層治理新格局。服務好群眾的每件小事,都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面對群眾日益多樣化、品質化的服務需求,一系列痛點和難點問題也擺在面前。為了幫助“紅色小管家”縮短上崗“磨合期”,金寨南路社區黨委組織開展聘任儀式暨崗前培訓會,圍繞選配目的、工作職責、考核辦法、治理創新等內容對“紅色小管家"進行崗前培訓,圍繞收集社情民意、解決群眾訴求、做好為民服務等多個方面對“紅色小管家"進行業務輔導。此外,社區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同時采取“網格員+小管家”結對入戶的模式,開展傳幫帶活動,快速提高小管家履職能力。“上崗以來,‘小管家’主動亮身份、亮職責,在助力疫情防控、環境治理、糾紛調解、信訪維穩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金寨南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史先揚介紹說。
健全機制,推動工作長效化。明確“紅色小管家"日常巡查走訪、重點信息采集、民情民意收集、環境治理、志愿服務等職責清單,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對“紅色小管家"在黨建工作、小區信息維護更新、樓棟微信群管理、小區重點人群走訪和小區巡查等5個方面工作的頻次、時間等情況進行量化打分,實行一季度一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兌現“紅色小管家"工作補助的主要依據。截至目前,金寨南路社區“紅色小管家"已有效上門走訪居民1800多戶,搜集民情民意100余條,摸排建立重病、殘疾、孤寡、獨居困難群眾重點人群臺賬270余人。已協助解決矛盾糾紛、設施維修、綠化修復、違建拆除、飛線整治等問題100余個,提供就業、老年助餐、托幼等多方面便民、為民服務200余次。如今,隨著紅色身影越來越多,紅色隊伍越來越壯大,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得到了解決,生活更順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