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園黨委以“望、聞、問、切”四字訣作為著力點,把脈問診“急難愁盼”,解決群眾最關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緊迫的問題,爭做服務人民群眾的有心人、暖心人、貼心人。
深入調研“望”民情,知群眾之“急”。康園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黨員骨干和居民代表的帶頭作用,撲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基層摸清摸透實情,把群眾的急事放在眼里。聯合支部書記帶頭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黨員,了解困難情況和需求;強化紅色小管家、單元長日常巡查走訪、重點信息采集、民情民意收集等,落實職責清單、工作責任;兩委成員包聯小區樓棟實地考察、大共治網格員常態化巡查,積極發現問題對接物業立即落實整改,確保知曉民之所急,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
暢通渠道“聞”民意,紓群眾之“難”。為增強捕捉問題的“聽力”和“嗅覺”,把群眾難事常掛心間,康園黨委嚴格落實“六情”大走訪活動,以“門診”接待方式,建立“病例”臺賬,傾聽來訪群眾訴求,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準確判定責任方,第一時間轉送、交辦。搭建社區議事協商平臺——圓桌會議,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組織居民圍桌而坐,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心貼心排憂解難,“嗅”出難點、痛點、堵點,抓住重點、要點、亮點,讓居民搭上了“民情直通車”,把治理“觸角”延伸到“最小單元”;通過微信三級群,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近一個月內回復居民訴求450余條,為居民開辟“快速通道”。
廣開言路“問”對策,解群眾之“愁”。常態化召開居民協商議事會,把話語權交予群眾,錨定“問”字用力,確保問明白、講清楚、干到位。因小區綠化缺失、黃土裸露問題較為普遍,康園黨委結合小區實際,多維度征集居民意見,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線上通過微信群小程序進行問卷填寫,線下召開“小區環境優化協商議事會”等多場民主協商會議,共收集居民意見1778 個,98.48%的居民認為小區綠化亟需改善,經過多輪討論,選出8處裸露空地塊作為睦鄰花園試點予以打造,以共建、共治、共享方式化解群眾心頭“愁”。
多措并舉“切”癥結,應群眾之“盼”。實行 “清單式”工作管理模式,把準脈搏切中要害,把群眾的所需所盼化為現實,主動及時暖民心。以轄區內老人為切入點,進行精準摸排孤寡獨居老人,并定向幫扶,常態化開展“一個人的劇場”“微心愿”“愛心助餐”等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清掃保潔、衣物整理、入戶理發、表演戲曲等服務;積極挖掘小區內文化藝術人才,組建文藝團隊,目前備案的已有8支文藝團隊,其中包涵國標舞、歲月如歌合唱團、康園廬劇團等,依托黨群服務活動中心、康園大舞臺等場地進行排練表演,讓社區老年群體切實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溫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