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青街道梳背橋社區始終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持續在建強基層黨組織上用力、在提升治理能力上用勁、在為民辦事服務上用情,把精細化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將黨建引領貫穿到社區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

“黨建+網格管理” 織密治理“一張網”。發揮社區黨總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優勢,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按照“就近就便、規模適度、有利治理”原則劃分網格,實行網格化治理,將轄區合理劃分為4個網格,并優化整合黨建、綜治信訪、城管等“多網”為“一網”,推動黨的組織在網格加強、黨員作用在網格發揮。依托網格長、網格員、紅色小管家等多元力量把綜合治理、協商議事、普法教育、防電信網絡詐騙等多個工作在網格中就地辦理解決,切實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2023年以來,各網格累計走訪群眾500余戶,宣傳引導20次,排查隱患10余次,以實際行動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黨建+陣地建設” 筑牢服務“連心站”。為解決社區活動場地不足,缺少服務陣地的問題,常青街道梳背橋社區整合各方資源,對建發雍龍府小區內的社區配套用房進行全面打造,社區通過入戶走訪、信息征集、黨群議事會等方式,動員轄區黨員群眾代表參與討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黨群服務站從最初的打造單一活動陣地,升級為黨員群眾們學習的加油站、社區的服務站、“大家”協商的議事站。自今年投入使用以來,建發雍龍府黨群服務站已開設“墨香”書法班、“指尖”手工班、“紅音”故事班三個常規班,開展各類便民、節慶、政策宣傳活動超30場。

“黨建+區域共建” 擰成共治“一股繩”。“聞民聲而動,知民需而行”。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社區共建單位、商圈、非公企業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圍繞解決社區治理、營商環境優化、企業服務等各項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聯席會,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變“獨角戲”為“大合唱”。今年以來,社區依托中海環宇商圈“紅驛家”陣地,定期舉行商圈商企座談會、政策宣講會、企業問需會;聯合轄區四十八中學、合肥南動車運用所,開展“實踐星期五”社企校課堂活動;引領轄區三家小區物業,在龍川中學舉辦社區首屆趣味環保運動會。共計開展各類共建活動10余次,走訪轄區企業、單位100余次,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辦、責任共擔的良性互動,推動社區與企業的雙促雙強、雙向提升。
“黨建+為民服務” 畫好服務“同心圓”。社區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以社區黨總支為“圓心”,小區黨支部為“半徑”,畫好服務居民“同心圓”,由社區小管家、紅色小管家、黨員志愿者定期組織入戶走訪進行意愿收集活動,提供精準化服務。社區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家庭醫生,為轄區老人提供就診、康復、精神慰藉等上門服務;暑期時間,社區特別開設了“三色”暑期課堂,豐富轄區青少年暑假精神生活,同時還促進了青少年們友好交流互動圈的形成,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贊揚。社區以精細化管理打造“紅色服務”,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黨建+協商議事” 全員凝聚“一條心”。“協以求同,商以成事”。常青街道梳背橋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群眾自治、社會參與、多方共治”,依托政協“有事好商量”平臺、黨群議事會、婦女議事會等多形式開展協商議事,廣泛收集民情民意,營造協商的濃厚氛圍,提升協商議事效果。社區黨總支牽頭,協調物業、地產、轄區居民對協商議事問題進行處理,凝聚各方力量,切實解決了小區地下車庫積水、小區快遞柜安裝、污水管道更換等一系列問題,把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商量著辦”,干出了一系列民生喜事,辦成了一系列好事實事,穩妥處理了一系列難事急事。這樣的實事不僅這一件、這樣的議事活動也不僅這一次。社區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推動協商議事在基層蔚然成風,“議”出和諧聲,凝聚“一條心”,共建和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