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義城街道響應上級組織號召,積極推進“支部建在小區”服務,把組織覆蓋到小區、資源下沉到小區、服務延伸到小區,打造“三力”模式,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激發居民自治活力。
聚焦支部黨建,激活黨建引領“源動力”。義城街道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小區治理的強大動力,將黨支部建立在小區上,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抓手,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群眾自治全過程、各方面,確保基層群眾自治的正確方向,進一步筑牢黨的群眾基礎。形成黨委書記+支部書記的“紅色領航 五心同行”的“1+5”書記項目,不斷強化基層治理力量,將黨的基層組織有力有效嵌入基層治理。開展“進小區、進樓棟、進家庭”小區黨建“三進”活動,實行社區書記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聚焦小區治理重點難點問題,組建微信群,實行黨員入群、書記駐群,及時發現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及所需所求,形成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圍繞群眾急難愁盼事項,分級形成處理閉環,實現事事有人管、事事有回應。
協調多方資源,融匯多元共治“聚合力”。義城街道堅持資源共建共享,帶領社區黨支部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優質便民服務覆蓋面,引導多方力量參與小區治理,形成多元共治合力。深入開展“在職黨員進小區”活動,發揮在職黨員在生活圈服務的力量,在小區群亮身份、應承諾。通過建立黨建聯席會議機制,整合駐區單位、社會力量等多方資源,開展健康服務、困難幫扶、平安宣傳、親子成長、協商議事等活動。與此同時,各個黨支部推進“四員一律”進小區網格工作,聚焦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法律服務、政策宣傳等工作,共同助力和美社區建設。深化“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發展共贏”的黨建聯建機制,與結對共建單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定期地為小區里的老人提供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免費理發、修眼鏡等服務,為居民爭取服務資源,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共商鄰里事務,提升居民群眾“自治力”。義城街道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和“暖民心行動”為抓手,建立小區黨組織牽頭,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等共同參與的“迎鄰議事會機制”,堅持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組織群眾說事、議事、主事,圍繞物業管理、居民服務、矛盾糾紛調處等議題開展協商議事,商議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關心關切問題。充分挖掘年輕的黨員、志愿者及居民骨干,積極邀請他們參與到社區治理和服務中來,發揮黨員群眾自治力量。鼓勵年輕人參選樓組長,發展助老關愛員、與獨居老人結對子,在平時為他們提供關愛和幫助,在節假日為老人送溫暖和慰問。此外,還以自治金項目為抓手,開展樓道美化等活動,強化居民對小區的歸屬感和責任感,營造濃厚睦鄰氛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