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街道淝南社區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從推動中心工作的角度靶向發力,找準結合、同向聚合、深度融合,開辟出一條組織體系與服務體系互動銜接、攻堅克難與行穩致遠相輔相成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民情走訪”黨員聯群“融心融情”。始終堅持將黨建“服務力”貫穿民生全局,把握好“謀大局”與“抓落實”的關系。全面啟動“民情走訪”黨員聯群行動,實現176名轄區黨員“面對面”全覆蓋聯系社區8000多位居民群眾。建立“黨委抓總、樓棟長協調、小管家下沉”的“3+N”工作機制,黨支部推動,黨員帶動,黨群互動,協調多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紅色小管家、社區小管家以及兼職小管家在民情走訪時同步撰寫民情日志,下發民情聯絡卡,從速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民生問題。目前在職黨員“三亮一做”報到率達95%,黨員聯群過程中領辦群眾“微心愿”103個,共計發現問題213個,辦結事件198個,事件辦結率達92.96%。2023年以來,大力實施人居環境大整治,工業區改造、路面修整、垃圾分類等建立長效機制。
“智匯一家”黨群議事“融智聚力”。始終堅持將黨建“聚合力”貫穿治理全局,把握好“大黨建”與“微治理”的關系。借力社區4個網格黨支部和42個樓棟黨小組、幸福驛站、歇歇角等黨建陣地優勢,在職黨員落實“六個一”制度——參加一個“鄰?聚”志愿服務隊、認領一個服務崗位、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活動、結對一戶幫扶對象、辦好一件便民實事、開展一次民情走訪。結合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每月常態化開展“智匯一家”協商議事活動,匯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社區兩委、專職網格員、居民鄉賢等各方力量,切實回應關切、解決訴求。截止目前已開展“智匯一家”協商議事13次,解決問題35個,閉環率達100%。
“紅色物業”黨群協商“融力增效”。始終堅持將黨建“組織力”貫穿發展全局,把握好“小切口”與“大民生”的關系。深化“全域提升 善治包河”行動,集中全部優勢和有效資源攻堅克難,建立健全“社區+物業+紅色業主委員會”三方協同機制,助力廣?;▓@等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建設。淝南家園作為1標段,總建筑面積約為30.3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高層小區屋面防水保溫、外墻保溫維修、雨污管道維修更換、瀝青路面及停車位翻新、照明監控布點、安防提升、景觀提升等方面進行維修改造,園區整體環境得到大幅提升。針對“停車難”問題,社區協商研討,將南區東門一處6000平方米的待建土地進行清理平整、車位劃線,改造成為擁有300多個停車位的便民臨時停車場,有效化解園區停車供需矛盾。
“多彩文藝”黨群共享“融才賦能”。充分發揮群團組織聯系居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文化惠民力度。深入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的好政策及時傳達到群眾心中,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規范化運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聲入淝南”社會組織,“周六開講宣講團”“常青街道青苗宣講團”利用快板、大鼓說唱、三句半等形式常態化開展群團宣講服務活動;用好用活“楠香書屋”,開展讀書分享交流活動24場,有效提升居民綜合閱讀率,深入挖掘盛祥安、彭立獎、盛澤錢、李春宏等文藝骨干,將志愿力量轉化成社區治理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