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蕪湖路街道城南社區堅持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不斷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暢通糾紛化解渠道,讓群眾把矛盾糾紛、民生訴求等社情民意在“網格內”反映出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
建組織,強化政治引領。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組建6個小區(片區)黨組織,由社區黨委牽頭,黨委委員按片負責,推進派出所黨組織和社區黨委協同聯動,搭建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實現“兩級會診”,警、社、小區黨組織“三級包保”,不斷強化矛盾源頭治理,確保“矛盾不上交”。
強機制,凝聚聯動合力。在“一村(社區)一警一法律顧問一支民調隊伍”的基礎上,以小區(片區)黨組織為單位,充分發揮紅色小管家和熱心黨員的作用,深入挖掘黨建聯盟單位和非公黨組織資源,定期開展法律講座、業務培訓,推動群眾自治,形成工作合力,多方聯動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成效。今年以來,轄區共有40余名黨員志愿者、13名紅色小管家沖在社區矛盾化解的最前沿,帶頭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帶動90余名居民骨干主動參與社區治理。
疏堵點,探索化解新方法。以“有事說事,沒事聽我說”的方式,將各類矛盾糾紛的及時調處與居民的普法宣傳教育有機結合,依托民情大走訪及熱線中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收集整理并組織專業調解人員以深入走訪為抓手,全面掌握矛盾的核心問題和各方訴求,結合“城南說事”居民宣教議事平臺根據糾紛內容及性質,因情施策與當事人進行于法、于情、于理的溝通交流,緩解當事人的激動情緒,盡可能地防止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在處置過程中解決問題,有效預防新糾紛的發生。
解難題,法制護航保穩定。針對一些重難點或歷史遺留問題,社區積極組織召開多方溝通協調會,邀請經驗豐富的法律從業人員全程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處,從法律的角度評判事件始末,為當事人提供和解、賠償、訴訟等多種問題處理渠道,充分發揮特殊“第三人”優勢,有效解決調解員法律知識面受限的困難和短板,打破調解僵局。今年以來,共解決小區各類民生問題80余個,化解新老矛盾60余起,成為破解治理難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