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城南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把黨建與社區治理有機銜接,不斷深入推進網格化治理,實現了基層治理的提質增效。
織密一張“網”,發揮紅色領航張力。社區黨委積極構建“黨建+網格化”治理格局,突出社區黨委核心引領作用,以社區“兩委”為網格長,大學生社區小管家為專職網格員,社區協理員、紅色小管家為兼職網格員,社區志愿小管家為樓棟服務觸角,通過社會資源廣泛參與,建立“1+1+1+N”的社區網格化治理隊伍體系。結合“民情大走訪”和“六情”走訪工作,深入摸排居民訴求,建立健全網格民情臺賬,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推動小區服務“零距離”。
下好一盤“棋”,凝聚社會共建合力。積極推動資源力量向網格集聚,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和居民議事制度,實現轄區派出所與街道相關部門的多方聯動,暢通民情民意訴求表達通道,共謀共商小區建設、物業管理等治理事項,順利完成頂峰公寓小區業委會的成立工作,解決青年一村小區水管漏水以及3處小區違規改擴建裝修糾紛等問題。深化落實黨員干部“雙報到”,吸引80多名駐地單位黨員前來報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奠定基礎。積極強化黨建聯盟單位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先后與省建三公司、省統計局、省公積金中心等8家單位簽訂共建協議,以社區“鄰里集市”為平臺,將鄰里健康驛站、兒童陪伴、街區安全護航、惠企政策宣講、愛在夕陽等11個項目融入網格,打通小區服務“最后一米”。
守好一方“格”,提升隊伍治理能力。強化社區“兩委”作為網格長的職責,建立網格“一長制”,即網格長對片區負責,對小區內的大小事項負責。按照蕪湖路街道紅色小管家積分管理辦法和大共治管理細則,制定賦分量化考核項目,完善和規范網格員的積分考核。強化對紅色小管家和專職網格員的培訓,全年開展相關業務培訓各3次,實現業務和素質能力的雙提升。以點帶面整合轄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區、駐地單位、商業門店等設施資源,并以社區為中心打造15分鐘生活圈,將綜治、民生、黨建等工作細化分解到每個網格內,按需提供服務,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的基層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