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街道炳輝社區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基層治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統籌共建單位資源,匯聚社會組織力量,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聚焦“微力量”,激活紅色新動能。健全組織體系,建立“包公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紅色小管家—居民志愿者”五級組織體系,通過分層級幫包形成民呼我應工作機制,構建層層有責、層層負責服務體系。以紅色小管家為抓手,充分利用紅色小管家人熟、地熟的優勢,推動紅色小管家在小區樓棟亮身份、亮職責,組織紅色小管家開展入戶走訪、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等各項工作,擔任起小區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信息“收集員”,為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注入了紅色動能。
聚焦“微資源”,擴大治理“朋友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與轄區共駐共建單位省設備安裝公司、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寶利豐地產,資源共享,有針對性地解決轄區商業中心停車難、圍墻修護難、電梯維保難等問題6個,讓社區從“獨唱”變為“合唱”,推動形成“組織共建、 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確保讓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在家門口得到有效解決。今年以來,聯合轄區共建單位開展紅色電影公益展映 、八一文藝匯演、中醫健康講座等共建活動20余場。
聚焦“微組織”,為民服務“零距離”。依托現有的火光藝術團、退休黨員志愿服務隊、眾禾志愿服務隊等社會組織力量,點對點了解居民需求,面對面紓解群眾困難,做好精準服務,針對能及時、隨時解決的問題采用簡易程序立即解決;對于較復雜的問題,需統籌解決的,積極聯動街道相關部門共同解決,確保解決問題的實效性。通過政務熱線、微信公眾號、樓棟群等多種渠道,接收群眾“訂單”,讓“有事專找紅管家”成為常態,通過精準對接,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讓群眾的“呼聲”變“掌聲”;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等,打造文化、養老、醫療一體化“15分鐘生活圈”,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理論宣講、殘疾人手工、愛心義剪等志愿服務活動2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