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街道分路口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微網實格3456”工作法,著力解決好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和“安危冷暖”問題,采取“黨建+”模式,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通服務居民的“最后一米”,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黨建+網格”打開社區治理服務新格局。社區網格是聯系居民群眾的最小單元。分路口社區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要求,把支部建在網格上,在10個小區分別建立了黨組織,積極推行“1+3+N”小區治理服務體系,配備構建“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小區治理體系,依托“六情接訪”整合轄區資源,成立社區“矛盾調處專班”,常態化開展居民信息數據夯實,小區日常巡查,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通過網格收集社情民意,第一時間掌握民情動態,確保黨組織第一時間為居民提供幫助,逐步形成收集、上報、分派、處理、督查、反饋的工作閉環。做到“隱患發現在網格、矛盾化解在網格。今年以來,依托“黨建+網格”,累計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8余次,利用“矛盾調處專班”機制化解矛盾22余件,真正實現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黨建+共建”凝聚社區治理強大合力。社區堅持把黨員沉到網格,把社會力量聚在網格,優化社區網格設置,將社區黨建、基層治理整合成“一張治理網”,實現了從社區“獨角戲”到全員“大合唱”的轉變。建立“網格吹哨、分工響應、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由社區黨委牽頭,整合社區15個“黨組織”成員及“雙報到”黨組織駐區單位資源,形成社區、轄區單位、黨員、群眾、社會共同參與、同心同力建設的治理格局。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通過“線上集、網格巡、入戶訪”等方式,線上線下全面收集居民群眾各類需求,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推動工作力量“進群入格”,讓居民群眾最關心的各類民情問題迎刃而解,最大限度凝聚起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共治的合力。截至目前,分路口社區互聯共建實現居民微心愿2件,受益居民群眾200余人。
“黨建+服務”提升社區治理服務效能。立足為民服務,察民情、訪民意,堅持從實際出發,優化小區黨組織設置,用好社區黨群服務陣地,搭建黨群議事平臺,構建“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小組長+樓棟黨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三級治理體系。挖掘各類服務主體的資源優勢,充分調動志愿服務隊等治理微團隊,為群眾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組團式”綜合服務和“個性化”精準服務,變“群眾找上門”為“服務送上門”,真真切切把群眾的關鍵小事辦好辦實。同時,聚焦“一老一小”,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吸納擴容服務力量、落實落細關懷舉措,積極排摸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齡津貼情況,做到應享盡享;落實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等社會保障,開展孤困兒童摸底排查,嚴格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實現了應保盡保、應納盡納,讓特殊人群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