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管理教育新模式,包河區義城街道依托“紅紙鳶”黨建品牌,推行“分類、分層、分級”的管理機制,找準“小切口”,采取跟蹤管理、學習教育、精準服務等措施,搭建流動黨員作用發揮平臺,不斷提高流動黨員教育服務水平和管理實效。
做細跟蹤管理“支撐點”,實現流動黨員“流而有家”。義城街道按照“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原則,制定流動黨員聯絡冊。通過入戶走訪、網絡調研等方式,結合智慧黨群服務線上平臺,一對多聯系流動黨員,了解掌握流動去向、外出時間、居住就業、等基礎信息,并逐一進行登記,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流入有記錄、流出有備案,確保“信息全面掌握到”。確保黨員不管流出到哪里,黨組織的管理就能覆蓋到哪里,使流動黨員都能夠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管理,推進管理機制提檔升級。
找準學習教育“切入點”,實現流動黨員“流而有學”。通過學習強國APP、微信、微博、抖音等新聞媒介主動開展自主學習,支部也積極探索直播課堂,推動500余名流動黨員在線學習。用好傳統黨校主體培訓、集中輪訓方式的同時,積極發揮“紅紙鳶”黨建品牌作用,讓黨員在居住地就近學習教育,確保流動黨員教育不掉線、不脫節。制定結對幫扶制度。在流動黨員中開展結對幫帶,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等形式,鼓勵在職黨員與流動黨員結對互聯定期交流思想,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現實情況和思想動態變化。
抓牢精準服務“關鍵點”,實現流動黨員“流而有愛”。針對具備轉移組織關系條件的流動黨員,及時理清組織關系,并提醒其按時參加所在地黨組織活動。在流動黨員返鄉期間,通過座談、走訪等方式與流動黨員進行談心談話,了解掌握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在外工作狀態。對未返鄉過年的流動黨員,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形式,向他們表示慰問,使他們身處異地仍能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圍繞流動黨員子女教育、老人健康情況進行摸排走訪,定期聯系幫扶,開展愛心義剪、愛心義診等活動,累計服務3500余人次,確保“關心關愛落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