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大圩鎮堅持黨建引領,以生態振興為依托,努力在精準和精細上下功夫,“三步驟”高質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責任量化,明目標促擔當。壓緊壓實綜管、物業和一線督導員責任。實行“一站點一組桶、一桶一編號”,把區里下達任務量精準“分到站、定到桶”。鎮綜管辦組織紅色小管家、小區志愿者,每日早晚對各站點進行“開桶巡查”并登記比對。對于廚余收集量波動較大的點位,及時分析研判,查擺問題,補足短板。結合實際制定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實行“日巡查周排名月考核”。充分利用區下撥的獎補資金,專門用于垃圾分類工作考核獎勵,充分激發物業企業和一線督導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
秉軸持鈞,重點抓抓重點。推進廚余垃圾收集。在回遷小區,重點抓好站點廚余垃圾桶專項管理和定時定點收集;在農貿市場和流動攤點,為果蔬銷售大戶配備專門垃圾桶,專人集中收集;在圩區,采購電動垃圾轉運車,對規模較大的果蔬種植園,實現“在家分類、上門收運”;在工地食堂和餐飲銷售點,實行“專門收集、集中轉運”。針對鎮域內30多家“農家樂”和企事業單位食堂,提供點對點管理服務,與合客轉運系統無縫銜接,努力讓轄區廚余垃圾應收盡收。
創新方式,向數字要效能。結合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在轄區每個垃圾分類站點都加裝具備對話功能的高清探頭,并全部接入鎮大共治中心,實現“一網監督、實時管控”。開通圩美熱線,圩區種植散戶小戶或其他市場主體,凡有廚余垃圾需回收轉運,撥打熱線,大共治中心將立即安排人員上門收集,并給予其圩美積分獎勵。注重宣傳發動和氛圍營造,每月通過電子顯示屏、小區和圩區廣播系統等,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專題宣傳。開展“小手抓大手”活動,在鎮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編排專門課程,引導青少年樹立垃圾分類意識,參與垃圾分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