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蕪湖路街道充分發揮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宣傳、教育、服務”三大功能,強陣地、建體系、創形式、重學用,激發電教遠教工作“新動能”,助力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整合轄區資源,夯實陣地基礎。建成街道、社區及非公企業等三類站點,實現黨組織和黨員全覆蓋。面向黨員干部、非公企業、居民等不同群體,依托街道和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11個遠教終端站點,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活動;借助金水坊文化產業園黨員活動室,建立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學用示范基地,作為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非公企業出資人、社會組織負責人開展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利用曙宏小區黨群服務站,打造曙紅遠教文化廣場,常年定時為居民播放《榜樣》等專題紀錄片。今年以來,利用遠教終端站點、學用示范基地、遠教文化廣場等放映電教片520余次。
完善制度建設,規范運行體系。制定《黨員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管理員工作職責》《黨員遠程教育學用示范基地規范化管理制度》等,明確站點職責、活動方式、活動內容、活動時間。嚴格落實AB崗工作制,在每個站點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做好日常遠程設備維護、教育資源收集和播放節目安排等工作。堅持保質保量學,逢學必須記錄,記錄一定完整,定期調整參訓人員結構,完善培訓內容。
打造在線課堂,創新教育形式。依托“漫步蕪湖路”街道微信公眾號,設置有聲課堂專欄,推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系列音頻課件14期,轉發至各支部群679次。聚焦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現實問題,重點打造“金棕書記每周說”系列微黨課,共發布課程24期,累計閱讀量月3000人次。通過“在線課堂+送學上門”相結合的方式,打造理論宣講“加油站”,當黨員群眾實時學、隨處學。
開展特色活動,促進學用轉化。探索推行“遠程教育+現場培訓”模式,組建“赤闌橋”理論宣講團、“金棕書記工作室”、梧桐新語宣講團等3個基層宣講團,將遠程教育與街居各項重點工作有機結合,面向街居干部、非公黨組織負責人、居民骨干等群體,開展“鑄魂塑能”系列培訓活動54次,服務黨員群眾5485人次。圍繞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問題,確定《非公黨組織如何參與社區治理》等研究課題,開展“書記論壇”6次,為非公黨組織書記和黨建指導員提供一個“合作共享、難題共商、共育互學”交流平臺,讓作用在一線發揮,讓問題在一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