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公街道河濱社區黨委整合各方力量、統籌區域資源,全覆蓋推進社區黨建共同體建設,聚力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一核引領、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有效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強化資源整合,優化組織架構。按照“抓黨建、帶多建、促共建”思路,與結對“雙聯系”單位、共建單位、駐區單位打造共建平臺,建設社區黨建共同體——西河灣黨建聯盟,將轄區周邊“雙報到”單位、轄區企業、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一攬子”聚攏到一起。科學劃分參與共治的組織類型、人員結構等,配套組建“漫步者”志愿服務隊、“登高者”宣講隊、“紅色小管家”等服務組織,進一步壯大共同體組織隊伍,增強黨建聯盟的整體功能。統籌考慮各共建單位特長優勢,形成重點服務清單,確保各盡其責、協同共治。目前,社區已整合省市場局信息處、中國銀行衛崗支行、省質監局等共建單位6家,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35人,參與社區服務的共建單位志愿者185人,走訪聯系困難家庭15個。
強化平臺搭建,優化服務供給。從改善社區服務硬件、豐富服務內容、充實服務力量等方面入手,整合社區資源,打造黨群服務站、鳳凰橋議事廳、快樂學堂等黨群陣地。開展“聚焦需求、精準服務”大調研大提升活動,切實掌握社區居民和駐地單位所需所盼,結合“為民解憂辦實事”實踐活動、“主題黨日”等契機,利用組織聯建、活動聯辦、服務聯手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有針對性謀劃符合自身特點、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載體和項目。目前,已實施“河你一起”少年兒童成長項目等服務項目3個。
強化要素保障,優化治理效能。在人員保障上,積極推動執法、物業“一體化”,聯合城管、物業、安全、市場等部門執法,全面破局違建摸排治理,已累計拆除各小區違建2處,整治“空中線纜”251處,修復破損水管4處,清理偷倒垃圾80余噸。在硬件保障上,開展黨群服務站、網格驛站等“迭代升級”行動,進一步規范管理、完善設施、強化功能。在考核激勵上,每季度開展“紅色小管家”考核,營造共建共治的濃厚氛圍。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參事議事,共商、共議、共討社區治理問題解決方案,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讓社區居民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以來,累計協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等“急難愁盼”問題43件,社區群眾滿意度大幅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