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方興社區佳源北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圍繞“一張網、一盤棋、一條心”的工作思路,以高質量黨建為基層治理賦新能,打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思路。
黨建引領穿針引線,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佳源北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明確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形成“黨總支+小區黨支部+‘三在’黨員+‘紅色小管家’”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實現小區黨組織實體化運行,明確小區黨支部在小區治理中發揮總攬全局、引領創新、協調各方的牽頭核心作用,推動黨的組織延伸到小區、樓棟;健全“管理末梢”,號召55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參與小區治理,初步形成“組織設置全面化、設崗定責科學化、服務居民規范化”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營造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推進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推行“有事專找小管家”工作法,每名紅色小管家均建立工作臺賬,詳細記錄日訪戶、周訪戶和月訪戶基本信息以及日常走訪情況,做到服務對象底數清、需求明。2023年以來,“紅色小管家”帶頭參與小區治理,進行矛盾調處、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等小區治理工作共計10件;對小區發現的問題能自行處理的就地處理15件;無法自行處理的,由黨組織書記在小區內協商解決的5件;小區內不能處理的,居民區梳理上報社區,由相關職能部門主動承接辦理的2件。
社企聯動共建共享,下好為民服務“一盤棋”。以協調理念解決系統性問題,讓黨建有力度。佳源北居民區強化黨建聯盟整體輻射帶動作用,以佳源北黨總支為軸心,聯結轄區內文化、醫療、教育、民生、安全等各領域共計18家成員單位,分類組建文化交流、健康義診、教育實踐、民生保障、平安建設等6個團組。依據“地域相近、需求相通”的原則與2個小區黨支部結對共建,實行同行業同商圈等連線聯建,通過聯席會議、簽訂協議等多種舉措,建立資源清單和需求清單,切實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全域黨建“矩陣”。今年,佳源北黨總支黨建聯盟匯集轄區群眾需求,佳源二期物業主動認領微改造項目點位,重點聚焦綠化提升、路面平整、小區環境改善等民意需求進行小微改造,目前所有項目已竣工,位于洞庭湖路與華山路交口原本閑置街角地經打造變身“金角銀邊”,人居環境滿意度有效提升。
精準回應群眾期盼,串起轄區居民“一條心”。轉變小區治理理念,推動小區治理由“被動等”向“主動管”轉變,由粗線條向精細化轉變。一是做實為民服務。深化有事找支部、遇事多商量的“大事不出小區、小事不出樓棟”理念,“紅色小管家”以解決小區難題為切入點,爭取居民認可和信任,提供便民、調解、關懷等服務50余次。二是充分依托暖心工作驛站、“何事佬”、“幫幫團”志愿服務站等紅色平臺,先后為居民調解矛盾糾紛50余起、征集并為居民實現“微心愿”20余件,切實為群眾辦好實事、解難題。三是以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雙提升”為首要目標,堅持發揮大共治工作站職能,每周會議圍繞一個主題,共商網格事務,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實現服務群眾全覆蓋。同時,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群眾自治機制,定期開展群眾意見座談會,廣納諫言,豐富居民參與治理渠道,引導、凝聚更多居民參與基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