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郢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社區黨組織、物業與紅色小管家為“紅色紐帶”,以“紅色力量”解決“民之所需”,將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黨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黨建引領,筑牢“紅色組織”。成立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及紅色小管家服務小組,明確組織、民政、城管等主管部門工作任務,形成協調聯動、一網推進的工作格局。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小區物業—紅色小管家”五級組織構架,結合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工程,堅持月例會工作機制,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與社區物業管理有機結合,滿足群眾日益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需求。采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發揮“網格員+在職黨員+紅色小管家+社區民警”四方聯建力量,為黨員群眾提供學習教育、便民服務、休閑娛樂等綜合性服務,將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延伸到網格中,成為網格內凝聚民心、匯聚人氣的“紅色家園”。
整合資源,激發“紅色力量”。搭建“黨組織+紅色小管家+物業”于一體的紅色管家服務平臺,構建以社區“兩委”干部為主要力量,民警、物業企業負責人、紅色小管家為輔助力量的“1+N”工作體系,破解小區物業“頑疾”,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按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促進“黨建+紅色小管家+物業服務企業”深度融合,形成“居民吹哨、物業報到、社區聯動”的工作局面。組建“宣傳+服務+志愿”紅色小管家隊伍8人,召開“紅色小管家議事會”10余場次,推動黨的惠民政策進網格、進樓棟、進家庭,將“紅色旋律”唱響到小區每個角落。
優化服務,凸顯“紅色溫度”。建立“社區干部網格排查走訪、紅色小管家進小區主動遍訪”工作機制,依托“黨員進黨校、黨員講黨課、黨員進家庭”活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決困難訴求50余條。開展“3+X”微心愿活動,認領微心愿20余個,解決群眾停車難、物業矛盾“急難愁盼”問題10余個,讓居民群眾感受到“紅色溫暖”,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設立社區“居民說事日”,社區干部、民輔警、物業服務企業和黨員干部定期召開“居民議事懇談會”,幫助老年人辦理低保6個,實現了社會管理“全覆蓋”、特殊關愛“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