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6月籌備以來,煙墩街道杭川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精細化與網格化,以“兩委”進小區辦公為抓手,聚焦“精細治理”“協商議事”“急難愁盼”三類重難點治理和服務工作,讓居民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精細治理,變“找上門”為“送上門”。整合小區架空層、物業服務中心、小區崗亭等場地資源,因地制宜設置網格服務點。選派業務能力強、綜合素養高、工作經驗豐富的社區“兩委”成員駐點小區辦公,統籌開展小區治理和服務工作。網格服務點實行“七天不打烊”“三個一”工作法,強化城市治理問題從發現到處置的閉環辦理機制,建立“接訴即辦”臺賬,依托黨群服務站、志愿者驛站、小區微陣地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化解矛盾,必要時聯合相關部門或求助上級網格長進行處置,做到了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社區,有效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把群眾問題‘找上門’變為民服務‘送上門’。
聚焦協商議事,變“旁觀者”為“參與者”。杭川社區下轄的小區均為商品房小區,居民的異質性強,為了充分發揮居民的能動性,激發參與感和歸屬感,由網格長牽頭通過開展“六情”大走訪、“四萬走訪”等形式,主動收集、發現小區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依托黨群議事會、樓棟協商會、網格工作例會、“暢談廣場”、上門調解等方式,組織黨員、群眾代表、紅色小管家、物業、社區律師、派出所民警等力量,對小區居民關切的熱點問題和矛盾開展協商共治,讓居民深入參與,形成“有事商量辦”的良性治理氛圍和格局。截至5月中旬,已先后組織開展議事協商會議100余次,成功解決了電梯管理、車位抽簽、外墻維修、垃圾分類投放點管理等問題100余個,讓群眾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聚焦急難愁盼,變“小服務”為“大民生”。樹立“居民需要什么,網格就辦什么”服務理念,通過整合小區紅色小管家、樓棟長、黨員和居民骨干等資源,常態化開展“紅色家訪 黨群串門”行動,摸排小區特殊群體,建立“三庫三清單”,針對性的開展如愛心慰問、心理輔導、探訪聊天、就業幫扶、物業費減免等“一老一少一困”關愛服務行動。同時依托網格收集居民關注的停車難、非機動車充電、房屋漏水、外墻維修、物業服務等問題,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堅持居民自決原則,協調相關部門議事協商,積極開展制定方案、跟進落實等工作,讓熱點難點問題各個擊破,推動網格管理從“有形覆蓋”到“有效運行”轉變。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房屋漏水維修10戶,增加非機動車充電樁處200處,正在推進1臺電梯更換工作和4棟外墻維修表決工作等。(余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