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條毛巾是我的青春記憶,42年來一直珍藏著,你看,現在還跟新的一樣?!?月26日,66歲的包河區大圩鎮沈福村老黨員徐文武撫摸著那條“自衛還擊戰保衛邊疆勝利紀念”毛巾感慨道。19歲參軍,不到24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負傷后退伍回鄉,在家鄉大圩鎮默默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本期《紅色傳家寶,大圩有故事》欄目,我們將走近這位老兵,聽一聽徐文武口中的“紅色傳家寶”故事。
戰場上左耳被震破。“我從小就懷揣著一個軍人夢,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穿上軍裝、手握鋼槍,為祖國放哨、為人民站崗。”1974年,19歲的徐文武夢想成真,他在當年12月光榮入伍。在部隊接受了幾年嚴格的軍事訓練,表現優異的徐文武于1977年入了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徐文武主動請纓,申請到前線作戰,并于1979年2月17日參與到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在戰場上,令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貓耳洞”——一種形似“貓耳”的山洞,既是防護工事,也是戰士們的居住場所。“‘貓耳洞’里晝夜溫差很大,生活環境極度困苦,除了陰暗潮濕、氣味難當、毒蟲叮咬之外,還有山老鼠肆虐?!毙煳奈湔f道。他進入前線時,正值戰爭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容不得半點喘息?!拔液蛻鹩褌兠刻?4小時待命,共轉戰三處高地,分別是502高地、632高地和678高地。晚上或者部隊修整的時候,我們就睡在‘貓耳洞’?!彼麑@段經歷至今記憶猶新。在一次戰斗過程中,徐文武的左耳膜被敵人的炮彈震破,導致左耳聽力嚴重受損。但他依然堅守前線,毫不退縮。在作戰一線奮戰1個多月后,戰爭勝利了。他收到中央慰問團贈與的“自衛還擊戰保衛邊疆勝利紀念”毛巾。如今,這塊毛巾與退伍證還完好地保存在箱子里,一般人想看,他也不會輕易拿出來。每每回憶起這段沙場報國的歲月,徐文武眼里都是滿滿的自豪感。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戰爭結束回到原部隊,他沒有要求部隊給予補償,也沒有申領殘疾證,他只是簡單說了一句:“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光榮的士兵,為國家做出這點犧牲,是值得的,我耳朵不行,手腳還健全,完全可以養活一大家子?!?980年,25歲的徐文武退伍回村務農,他主動擔當了民兵營長一職,默默地為部隊、為國家挑選青年精兵?!拔疫@輩子最大的榮耀有兩件:一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二是當過兵打過仗?!彼f道。2011年他被大圩鎮授予“民兵工作先進個人”“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2014年被包河區評為“打擊非法傳銷先進個人”“包河區優秀志愿者”、2015年被大圩鎮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6年防汛抗洪搶險過程中,榮獲大圩鎮“先進個人”稱號……作為一名黨員,徐文武在大事難事面前,總是沖鋒在前。這么多年來,他雖然收獲了很多榮譽,但在他心中,“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一直是幾十年來自己默默念叨最多的一句話。
主動挑起“二次創業”重擔。大圩鎮是享譽省內外的葡萄之鄉,徐文武一直是沈福村的承包大戶。從去年開始,為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大圩鎮迎來土地流轉“二次創業”歷程。作為蔬菜種植帶頭人,徐文武主動在土地流轉申請書上簽了字、按了手印,“我家一共有12畝土地?!睘榱嗽黾邮杖耄煳奈溆殖邪似渌迕窦业耐恋?,從外引進了制種技術,找來合伙人成立了公司,自己也帶頭做起了股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大圩鎮上下都在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徐文武還是想為村里做點事。得知村里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積極參與大小路口、社區門口的宣傳勸導、安全巡邏等,前后忙活了一個多月。在中組部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做好疫情期間黨員捐款的活動后,他第一時間捐款助力疫情防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位沈福村“老營長”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