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順園小區是安徽省體量最大的回遷安置小區,老年人口居多、特殊群體占比大。自回遷以來,順園社區黨支部通過盤活公共文化場館、組建志愿服務隊伍、搭建合作平臺,這“三招”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每個特殊群體家中,走活民生“服務棋”,煥發民生服務新活力。
盤活公共文化場館,多彩活動樂民生。社區通過引進社工組織,睦鄰服務中心交由第三方專業組織運營的模式,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提檔升級。一方面依托社區社會組織,成立社區老年學校、運動部落等,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設舞蹈、聲樂、瑜伽、書法、太極等興趣班,讓老年活動由松散性、個體化、碎片化向組織化、系統化轉變。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文化志愿者”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合肥師范學院、合肥學院等高校志愿者進社區學堂,開設繪畫、書法、國學、科普等公益課程,發揮社會公益力量。目前為止,公共文化場館已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00多場次,惠及居民數達三千人次,已成為社區文化傳播陣地、居民精神樂園,進一步實現了文化惠民。
組建多支志愿服務隊伍,“四心”服務惠民生。一是走訪慰問“獻愛心”,定期組織志愿者、居民骨干走訪轄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幫扶幫困活動。二是護崗護學“換安心”,“五老護學”志愿服務隊,通過文明交通勸導、禮讓斑馬線引導、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保障轄區青少年兒童上學之路平安、暢通。三是關愛特殊群體“付真心”,以“全國愛眼日”、“世界自閉癥日”等節日為契機,給社區居民帶去真心和溫暖。四是惠民服務“贏民心”,以睦鄰中心為核心陣地,常規開展懷舊電影播放、愛心理發,義務測量血壓、血糖,寒冷雨雪天氣上門慰問等,讓更多人享受到民生工程紅利。
構建“社校黨建聯盟”,完善平臺促民生。
一方面完善合作共建體系,社區黨組織統籌社會組織,經常性地與學校黨組織溝通交流,就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特殊困難兒童關懷等,進行共建,形成黨建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豐富共建載體,共享體育場所、共建國學館、共辦特色活動、共慰困難兒童等,項目化開展“特殊兒童感統訓練”、“社校共育送溫暖”等品牌,讓惠及青少年兒童,尤其是特殊兒童的民生項目,在家、校、社的共同關注下,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