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您變了,您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貧窮和脆弱,您正不斷走向繁榮與昌盛“。“祖國,您變了,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教育,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視力微弱卻身姿硬朗,在臺上侃侃而談。他就是煙墩街道的一位社區居民——魯化。
近日,煙墩街道竹園社區黨支部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姓宣講活動。臺上,魯老師結合自己親身經歷談生活、談感受,我國的教育、醫療、住房、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等方面暢談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彈指一揮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天翻地覆的教育
1949年解放時,很多家庭由于家境困難,10歲左右失學在家孩子很多,他們每天要到街上用竹籃提菜去叫賣,賺點錢幫助家里買米、鹽、菜等生活必需品,同時還要負責洗全家衣服。特別記得是每逢冬天,要去河里洗衣,河水冷刺骨(那時家中根本無自來水,更無洗衣機)。
快速提升的住房條件
住房,是從古至今人們生存發展的必需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杜甫的殷切期盼。“住上不漏風不漏雨的房子”,這是建國初期百姓的期盼。建國初,放眼望去整個村子都是泥土堆成的房子,這種房子十分不穩固,一遇到刮風下雨便會漏風漏雨。而如今,住房條件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混凝土做成的房子更加穩固,也更加美觀。
加快發展的新農村建設
走進農村,參差不齊的小房子變成了鱗次櫛比的小區;現在老百姓是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行不愁,水、電、路、房、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走進城市,低矮的平房變成了一棟棟高樓大廈。隨著國家民生政策的開放,百姓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養,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望在一一實現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更大的幸福感。話到此處,我們感受到一位退休老軍人、老黨員心里滿滿的都是驕傲與自豪。
“作為一名退休老黨員,雖然我老了,力量有限,但是我仍然會堅守初心,發揮余熱,不遺余力的參與助力基層理論宣講,我堅信,我們的祖國明天會更加的美好。”魯化老同志的發言,道出了在坐黨員、居民骨干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