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翔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事曉得了吧,抓緊把家里的事兒安排下回來上班,今天下午就要到崗了。”
“放心吧,沒問題。”
大年初一,一通緊急電話“召集令”提前結束了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胡玉翔的春節假期。放下電話,她胡亂扒了幾口飯,簡單收拾一下孩子的生活用品,匆忙把兩個8歲的雙胞胎兒子送到了公婆家。
“大寶、小寶,媽媽上班去啦,你們這幾天先待在爺爺奶奶家,媽媽有空來看你們,要聽話啊!”“爸媽,你們帶孩子在家蹲著,不要出去,有事打電話給我,我走了。”簡單叮囑了兩句,胡玉翔就匆匆離開了。
日行萬步的“運動員”
“您好,是您在值班嗎,這是《致煙墩街道轄區企業的一封信》,我們要在企業里面張貼。”
“您值班時也要做好防護,要戴口罩、勤洗手,如果單位有外來人員或和湖北武漢人員接觸過的,請做好登記,及時和我聯系,這是我的電話。”
像這樣的話胡玉翔每天都要重復很多遍。
濱湖明珠轄區企業眾多,有900多家單位,胡玉翔主動包保了信息摸排難度大的商業網格。如何摸排企業信息、謹防節后復工復產情況成了胡玉翔每日關注的頭等大事。
當下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胡玉翔一刻也不敢放松,白天走訪企業摸排信息,與企業相關負責人聯系,建立企業返崗復工人員情況登記臺賬,督促企業做好公共環境衛生、內部消殺等防疫工作,同時向轄區企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連續幾天,胡玉翔每天奔走上萬步,晚上回到單位還要將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匯總。
“翔姐這么晚還沒回去啊,哎呀,你眼睛怎么腫的這么厲害?快去休息一會吧。”
“沒事的,這兩天熬夜在電腦上整理數據了,休息下就好了。”胡玉翔說的很輕松,其實她已經連續工作十余天,每天忙到深夜一兩點,身體極度透支。
居民的貼心“代購員”
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做好武漢返肥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登記管理工作尤為重要。這項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每日跟進,并配合區疾控中心做好上門體溫監測,有一定的風險性。
得知情況后,胡玉翔第一個站了出來,主動提出負責這項工作,她的理由很簡單,“社區很多都是小姑娘,有的還沒成家,我在社區工作時間長了,對居民熟,還是讓我來吧。”其實她也是一名80后寶媽。
“您好,今天體溫怎么樣?這是社區為您準備的物資包,里面有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和消毒水,你們在家觀察也要做好防護。”
“您好,家里吃的用的還夠嗎,需要買了隨時可以打我電話,我買好給您送過來。”
“在家嗎?我是胡玉翔,您要的菜送來啦,看看可行?”
……
每日了解居家觀察人員的生活需求、身體狀況、心理變化是胡玉翔開展包保工作的必做“功課”。慢慢地,居民和她熟絡起來,心里話也愿意和她講,生活中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和她聯系。“太謝謝你了,有你在,我們心里很踏實,你在外面工作也要做好防護啊!”這是居家觀察人員和她說的最多的話。
孩子的無敵“奧特曼”
“媽媽,我們想你啦!你最近怎么還不回來看我們呀,你那里的病毒“怪獸”還沒有打敗嗎?你最近累不累啊?怎么還不來接我們?”視頻中雙胞胎兒子天真的問到。
自大年初一返回到工作崗位,沖到戰“疫”第一線,胡玉翔就再也沒有去公婆家見過兩個可愛的兒子,每次都是通過微信視頻匆匆看一下孩子的現狀。
“放心吧,兒子,媽媽最近挺好的,我現在每天都在打“怪獸”,很快就要打敗他們了,打敗他們我就去接你們回家,你們要好好聽爺爺奶奶的話,不要調皮……”胡玉翔不斷的叮囑兒子們,眼角微微泛起淚光。
“其實我每天都很想兒子,但‘沒時間’去想!現在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作為一名黨員,責無旁貸,必須堅守崗位,這是工作也是責任!”(胡蕾、孫芳芳、張冬麗、侯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