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來襲,在群眾身邊有這樣一群身影在忙碌,她們放棄休假、全員在崗,她們早出晚歸、摸排巡查,她們宣傳防護、苦口勸導,她們攜手前行、層層把關,織就一張小區疫情“防控網”,她們是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家園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她們在家是女兒、妻子、媽媽,在小區疫情防控中,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戰“疫”逆行“姐妹花”。
帶病“掛帥”在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出現后,衛勤整宿整宿的睡不好,作為煙墩街道濱湖家園社區的黨支部書記,防“疫”戰“疫”成了她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事情。
“電梯消毒了嗎”“一定要給每個進入小區的人測體溫”“上午有外來人員返城信息嗎”“小兄弟出門要戴口罩啊”“老人家,需要什么和我講”……
衛勤平均每天在小區巡查十幾個小時不休息,由于常年患有半月板損傷,加上近期高強度工作,衛勤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她顧不上疼痛,連日無休帶病“掛帥”,把宣傳疫情防護知識、管理轄區居民進出、做好居家觀察人員后勤保障等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
為了止痛,她加大了止痛藥計量,腿上貼滿了止痛膏藥,回到家中時幾乎抬不起腿,她的女兒心疼的直掉眼淚,讓她在家休息休息,都被她拒絕了,“我是黨員、社區的黨支部書記,都啥時候了,這點累痛算什么,不幸感染我也不后悔”。
“花式”返崗不停歇
“徐燕青嗎,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時間緊,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抓緊回來吧?!?/span>
家住長豐縣的社區工作人員徐燕青,接到疫情防控需要返崗的信息后,立即和家人說明情況并決定放棄休假返回崗位。父母雖然很擔心她,卻沒有說一句阻攔的話,只是反復囑咐她要做好自身防護,“去吧,戴好口罩,多洗手,常給家里打電話?!?/span>
由于當時疫情傳播形勢嚴峻,老家采取封路措施管控人員進出。在封路和急需回合肥的兩難之際,徐燕青急的直跺腳,這可咋辦?!
最后還是家人提醒,先由家人騎電動車將其從小路送出,接著和他人拼車到了市里,再轉公交車回到單位。通過“花式”交通方式,徐燕青按時回到工作崗位,并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安排,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善意“謊言”報平安
“爸媽,我暫時不回去來,恁在家都好好的,沒事白出門,過了這段時間我就回去看恁?!?/span>
從河南遠嫁安徽的社區工作者李榮霞,去年早早地和父母約定好了,今年春節一定回去看他們,誰知一場新冠肺炎的襲擊徹底打亂了她的探親計劃。
“這是《包河區致居民的一封信》請您接收”“今天測體溫了嗎”“雖然在家觀察,還是要勤開窗戶通通風”“家進而的菜還夠吃嗎,這是我電話,24小時不關機,需要買了說一聲我送過來”。李榮霞保包了一戶需要居家觀察的人員,她通過上戶、微信、電話等方式經常與他們交流溝通減緩其心理壓力。
“爸恁放心吧,我天天擱家哪都沒去,恁和俺媽還好吧,要是特殊情況出門可得戴口罩??!”因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李榮霞春節沒能和父母相聚,也沒有告訴父母她的工作情況,只是每天往家里打電話報平安,“謊稱”自己沒出門讓父母放心。
病毒無情人有情,濱湖家園社區還有無數這樣默默付出的“鏗鏘玫瑰”,寒風中運送防疫物資的“快遞小妹”胡瑞,有“數過家門”而不入的王曉麗,特困老人“保護傘”的賈麗,夫妻上陣的王菊英……
都說女子能頂半邊天,這些女同志,在家都是“繞指柔”,參“戰”全變“鋼鐵俠”,支撐她們在戰“疫”行動中逆行的理由,只因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社區工作者,她們有一個共同心愿——戰勝疫情保衛家園?。ɡ顦s霞 侯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