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團圓齊歡聚的春節少了“年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包河區煙墩街道云川社區的一群女黨員把黨徽別在胸前、戴著口罩,露出一雙雙讓人備受感動的堅毅眼睛。
那是關切的眼神。“你好,防疫期間,你去過外地嗎?”“請盡量減少出門,出門記得戴口罩。”煙墩街道云川社區書記鄧娟娟提醒著居民。“春節期間廣大群眾集中返鄉,人員大范圍密集流動,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和人員排查十分緊要。”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鄧娟娟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的小區內貼標語,發放宣傳手冊,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群眾已有上萬人。
那是擔當的眼神。煙墩街道云川社區主任孟春燕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接到社區取消休假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孟春燕便每天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進行走訪宣傳,同時還要配合小區物業在小區入口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唯一的防護措施,就是一個口罩。她在關鍵時刻切實做到了靠得住、豁得出、頂得上,助力打通防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那是奉獻的眼神。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煙墩街道云川社區副主任聶詠梅她就沒再回家,到現在也一直沒見到孩子。開始孩子的奶奶經常跟她視頻通話,讓她看看孩子,也讓孩子看看她,但后來,她就不敢看視頻了。“看到我就忍不住,我怕我媽媽擔心我,怕家里人擔心我。”聶詠梅哽咽地說。想孩子了,就送點玩具、零食過去,但也只敢放在門口,遠遠的打聲招呼。孩子,不是媽媽不想抱你,只是每天值守在防疫一線,接觸了大量群眾,不敢把一絲感染的風險帶回家給你。
那是執著的眼神。煙墩街道云川社區工作人員周念琦作為基層疫情防控的“守衛人”,時刻銘記自己的入黨誓詞,“我是一名黨員,肩上要扛起黨員的責任來”。她堅持日夜不停地對轄區內返回人員上門排查和電話詢問,逐戶進行排查核實。這段時間,吃得最多的食物就是方便面,餓了就泡一碗,吃飽了又打起精神來工作,繼續“滿格”戰斗力投入到“疫”線,確保信息采集不過夜。
那是希望的眼神。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煙墩街道云川社區工作人員王敏是家庭的“缺席者”,還在哺乳期的她把幾個月大的兒子送到了老家交給了婆婆,毅然走上“疫”線。每天趁著吃加班餐的間隙,她與家人視頻通話看看寶寶。“舍小家為大家”不是一句口號,是她踐行使命的最好注釋,她相信疫情終將結束,春天必將到來。
社區的女黨員們在家里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兒媳,可是在疫情面前她們毫不畏懼和退縮,為了共同的目標,形成強大的合力,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搞搞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