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吹響逆行戰疫集結號,盡心盡力盡責筑牢基層“防疫墻”。
黨建引領,織嚴三級防控網。緊跟煙墩街道黨工委安排部署,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街道包聯領導擔任組長,濱湖明珠社區兩委班子任成員,布置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重點,制定疫情防控24小時應急值班表,處理突發狀況。同時,依托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黨建工作體系,由兩委人員帶頭,壓實主體責任,包保四大網格,即3個生活小區和1個商業片區;實行小區封閉式管理,采用“四證齊發”模式,聯動物業嚴防死守小區“出入口”,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對小區公共環境開展“無死角”消殺作業,落實“五個起來”營造防疫宣傳氛圍;設樓棟登記處,黨員志愿者駐守單元大廳,摸排外地返回人員、征求居民意見,并以電話走訪形式逐步完善轄區4000多戶的信息登記。
服務深化,落實兩張“新清單”。隔離不隔愛,隔疫不隔心,在嚴格的疫情防控之下,面對特殊人群,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認真梳理不同居民的“新需求清單”,制定社區的“新崗位清單”,上線貼心“保姆式”服務,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讓愛與溫暖一路隨行。一是建立密接者包保機制,對于正處在隔離期的居民,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組織工作人員上戶發放“六個一”防護包,并由包保人每日對接監測體溫,形成一人一觀察日志。二是社區黨總支組織發動黨員志愿者、工作人員積極認領“快遞小哥”、“跑腿代購”、“線上客服”等社區新崗位,為居家隔離者及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代拿快遞、購買食材藥品等幫助,立足居民實際需求不斷深化服務。1月31日,處于隔離期的一位患癌老人要去醫院進行治療,社區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區疾控中心,溝通物業為救護車進小區打開“綠色通道”,協助其順利前往醫院。
紅色堅守,奮戰一線踐初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道“紅色召集令”一呼百應,在黨旗之下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共同體。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工作要求,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始終沖鋒在前,作為一支勇于擔當的抗疫先鋒隊,社區60后、70后、80后、90后的黨員擰成一股團結而有戰斗力的繩,他們不畏艱險、逆行而上,連續二十多天連軸轉,恪守崗位職責、共同并肩作戰。來自機關、學校等市直單位10名黨員干部下沉到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成立疫情防控點臨時黨支部,簽下承諾書、認領責任區、爭當領頭雁,將黨支部建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樓棟黨小組長王正泉、沈桂銀等穿上紅馬甲,嚴格檢查居民出入證、流動宣傳防疫知識、積極動員健康登記,在巡查勸導類、秩序維護類、政策宣傳類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崗位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