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顯本色,危難時刻見初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據安排,8名市直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社區,他們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攜手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轄區居民“把好家門守住健康”,筑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3月20日,下沉黨員干部完美的完成防疫任務,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社區為感謝下沉黨員的辛勤付出,舉辦一次順園社區市直下沉黨員干部疫情防控工作總結座談會,感恩下沉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顧自身安危,逆行奮戰,為筑牢社區防疫線貢獻力量。
總體部署,分組防控。在8名市直機關干部到崗的第一時間,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社區主要負責人召開了緊急會議,向大家說明此次疫情的嚴峻性,明確順園社區的當前任務與目標,以及8名下沉干部的工作職責。王磊、許瑞分別在北區東門、南門責任區,王宏敏、王飛鴻分別在南區北門、東門責任區,和社區網格員一起輪班值守做好出入小區人員登記、體溫測量工作。胡基友、王福娟加入北區內部勸導小組,楊靖、陳偉加入南區內部勸導小組,做好群眾勸導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引導群眾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如有遇到困難群眾和重點人群積極提供代購生活用品等服務工作。
壓實工作責任,筑起社區的第一道防線。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小區作為省內最大回遷安置小區,共有50棟樓,居住達到9900戶,作為分配在四個責任區的志愿者,工作難度不言而喻。合肥市一中的王宏敏,在一次值守過程中,遇到不符合出門條件的居民堅持要出來,王宏敏反復地向居民宣傳小區封閉式管理的政策以及此次疫情的嚴重性,但是該居民并沒意識到行為不當,最后要硬闖出來,王宏敏在阻攔居民的過程中,不幸手被對方抓傷,但他絲毫怨言、沒有退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堅持勸導下該居民終于服從管理。
宣傳勸導到位,愛心行動。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作為回遷安置小區,居民均來自17個村,小區居民或是曾經的街坊鄰居、或是親戚朋友,而且老年人較多。4位分配到小區內部勸導小組的市直單位下沉黨員,日常主要工作就是宣傳防控疫情,勸導疏散聚集人群。碰上晴天,防控意識淡薄的老人家就愛到樓下來聊天、下棋、打牌。所以,自早上到崗,他們唯有不停的走,不停地巡,反復地提醒才能讓小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高些警惕,提高疫情防控意識和能力。他們在落實疫情防控宣傳的同時,還用愛心贏得廣大居民朋友的信賴。擔任北區勸導員的王福娟、胡基友,在一次巡查中,碰到一位患有腦梗的80多歲的老奶奶一個人居住,老人想讓兒子過來接她,但老人家沒有手機,不知道如何聯系上兒子。兩位志愿者得知老人家的心事后,立即與老人的兒子取得聯系,并將老奶奶送回家中。這就是小區勸導志愿者的日常工作,用愛心筑起居民的信任,用宣傳防控知識保衛居民生命安全。
成立臨時黨支部,筑牢社區紅色的防控網。為了確保市直機關下沉黨員在一線有序開展工作,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社區突出黨建引領,下沉到順園社區的五名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成立了疫情防控點臨時黨支部,統一配發黨徽、志愿者小紅帽,做到真報到、亮身份、做表率、嚴值守,開展值守監測、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用行動踐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月19日,黨員干部陳偉、楊靖、許瑞、王福娟在臨時黨支部書記王磊的帶領下,召開了第一次支部會議,各位黨員干部紛紛表態:“企業復工復產高峰即將到來,對于每日返程人員我們一定要做好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嚴格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疫情防控措施務必向居民宣傳到位”。王磊、許瑞每日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門崗執勤、外地返程人員登記、小區出入口體溫檢測、有時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代購服務,維護疫情期間社區的和諧穩定,全面落實社區聯防聯控工作責任。楊靖、王福娟、陳偉每日的工作職責是在小區內巡查,宣傳疫情知識,耐心勸導居民正確戴口罩、少出門、少聚集,不斷重復的溫馨提示、不計其數的步數,是他們工作的痕跡。來自不同單位的黨員干部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合力,鑄起阻擊疫情的銅墻鐵壁。
據悉,為了方便工作交流,下沉包河區煙墩街道順園社區的8名市直單位黨員干部建立了自己的微信聯絡群,每日在聯絡群中交流工作情況、反映群眾需求、及時轉發疫情動態信息及相關防控知識,做到資源共享。連續奮戰37天,8名黨員干部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寒風中輪流堅守在小區的各個封閉卡口,儼然成為順園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