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法官不用去法院,在社區就能找;解難題不用找熟人,一鍵掃碼秒上傳。近日,合肥市首個“分層遞進”四級矛盾糾紛化解的“惠解憂”工作室在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成立,“網格法官”開始進駐社區為居民解決法律難題。
2021年,來自于包河區法院的法官李玥玥有了一個新身份:網格法官。今年年初,濱湖惠園社區與包河區法院共建了“惠解憂”工作室,依靠法院的專業力量培育指導社區調解員隊伍,并為社區配備“網格法官”。“當社區居民需要法律專業理論指導時,網格法官將展開專業的司法調解。”煙墩街道黨群工作部負責人、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世偉表示。
“隔壁小區物業公司清運費遲遲不給,你們社區管不管?”近日,張先生來到了惠園社區黨群服務站,反映轄區內某物業公司欠付其清運建筑垃圾費用的情況。網格員同步聯系“網格法官”李玥玥希望給予法律指導。當天下午,李玥玥來到社區,從證據采信的高度概然性以及證據鎖鏈的完整性上給予充分分析,最終促使物業公司負責人現場轉賬結清了清運費用。“真沒想到,咱們社區里的法律服務體系這么專業、這么貼心。”張先生說:“一件棘手的事情這么容易就辦好了。”
引入“網格法官”為社區“仲裁”,也是濱湖惠園社區打造“惠解憂工作室”的重要一環。隨著小區人口入住率的不斷攀升,各類矛盾糾紛類型日益多元,各種利益訴求交織纏繞,小區物業管理、停車難、子女入學難、鄰里之間不同行為習慣的摩擦時有發生。“解憂工作室”是煙墩街道打造社區治理新格局的新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網格法官”并不是社區聚合的惟一力量。張世偉告訴記者:工作室未來計劃在網格層面陸續引入檢察員、警員、司法助理員、律師等多維度專業力量幫助群眾解決糾紛。與此同時,孵化培育以黨員、群眾骨干為代表的社區自治力量,充分整合多方資源,匯聚多元力量。“自治力量和專業指導力量,這兩大維度將匯聚起來,構建和諧社區環境。”
“惠解憂工作室遵循‘四級遞進’原則。”張世偉說:“第一級是黨小組長、樓棟長;第二級是社區網格員、居民黨員和熱心居民骨干;第三級是法律社團等專業社會組織;最后才是借助“四員一律”這種專業力量。四級是層層遞進的。”本月,惠解憂工作室還將推出一款"碼上說事"的小程序,專門用于社區居民的訴求采集。居民在掃描二維碼后就可登錄,該小程序頁面簡潔,只需填寫姓名和手機號就可將意見上傳。
近年來,煙墩街道加強綜治中心建設和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惠解憂”工作室也將成為合肥市首個“分層遞進”四級矛盾糾紛化解的紅色調解品牌。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著力點,以包河區“四員一律”進網格為契機,包河區煙墩街道將把“惠解憂”工作室建成為基層矛盾發現的“最前哨”、糾紛化解的“排頭兵”、社區和諧的“橋頭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