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濱湖世紀社區的昌貴網格轄徽昌苑與徽貴苑兩個住宅小區,居民戶數達7138戶,其中出租屋流動人口的比例就占到約一半,由此帶來了小區居民間缺少溝通交流,欠缺互助意識,大家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不強。為此,昌貴網格黨支部以開展樓組黨建為突破點,以“樓棟黨員進樓棟”為抓手,推行網格黨建“四個一”工作模式,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黨員主動服務。?xml:namespace>
“一面信息墻”——繪制“黨群連心橋”。昌貴網格黨支部在小區每棟樓打造樓棟宣傳陣地,公示黨員信息,公開黨建情況,做到讓群眾一目了然。樓棟黨小組長、黨員志愿者及網格信息員們定期對每棟樓進行上戶走訪,對居民的家庭、工作、生活等有關信息進行摸底,建立“樓棟信息庫”,做到居民情況心里清、特殊家庭情況清、才藝達人種類清。
“一張便民卡”——建立“鄰里幫扶組”。在濱湖世紀社區昌貴網格,提到“要幫我”熱線,居民們都津津樂道,大家通過它能夠便捷、高效地咨詢事務辦理、投訴物業管理、參與公益服務。其實,“要幫我”是濱湖世紀社區為網格員們配備的社管通手機熱線,因號碼以185開頭,故取諧音“要幫我”。一個小小的熱線,解決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眾多的困難。網格黨支部以普及“要幫我”熱線為契機,制作便民服務卡片,開展“送一個微笑,打一聲招呼,道一聲問候,給一個幫助”活動,在入戶走訪或園區巡查時給居民送上便民服務卡,積極倡導鄰里守望、互幫互助,建立鄰里幫扶組,開展居民微自治,促進形成融洽和諧的鄰里關系。
“一本記錄簿”——發放《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活動記錄簿》。昌貴網格黨支部積極落實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40位在職黨員隨身攜帶記錄簿與網格員、熱心居民一起開展群眾走訪,記錄群眾訴求,幫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黨員們積極參與民生政策宣傳、鄰里結隊幫扶、微心愿圓夢等志愿公益活動,起到了促進鄰里交流,增進社區和諧的效果。
“一片熟人區”——構建“愛的包圍圈”。日常工作中,網格黨支部結合社區實施的“重拾親情”小區熟人計劃項目,以服務特殊群體為契機,每天在園區巡查、走訪,宣傳各項民生政策;對片區內特殊群體進行專門走訪、慰問,面對面講解最新政策。這樣扁平化的服務模式,加大了黨員對居民走訪的頻次,鞏固了黨群關系,傳遞了社區正能量,讓需要得到幫助的人群能夠更好的得到救助,為構建熟人社區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徑。 (王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