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為親,和為貴,如何化解小區(qū)內居民見面不熟悉的尷尬局面,加快昌貴網格居民之間互融互熟的進程,濱湖世紀社區(qū)昌貴網格黨支部通過暢通線上群落,打通線下議事平臺,鼓勵典型志愿服務隊伍,通過“三一”模式,形成了小區(qū)樓棟“棟棟有人管、件件事有人辦”的信息匯總渠道,大大的激發(fā)了黨員參與公益服務的自治熱情。
一封紅色家書——用真誠搭起黨員回家路。為了確保每名黨員有“家”可依,昌貴網格黨支部積極開展了“三在”黨員社區(qū)報到活動,網格黨支部通過“紅色家書”的發(fā)放,一方面,架起了黨員與支部之間的聯(lián)系,讓黨員同志們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另一方面,黨員們根據自身的特長和網格支部的實際需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積極主動參加到了社區(qū)志愿服務中來,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為社區(qū)擔負了一份責任。
一次先進事跡報告會——用支部典型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陳也靖是昌貴網格黨支部的優(yōu)秀黨員,在開展“兩學一做”期間,他在支部大會上講解了作為一名退休黨員理解的“兩學一做”究竟要怎么學、怎么做?他詳細的講述了在生活中黨員如何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在工作中,黨員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知”是基礎,“行”是關鍵,黨員踐行“兩學一做”,服務人民,要知行并進,做到知行合一。
一本黨員記錄簿——用行動體現黨員先進性。昌貴網格黨支部為每位黨員同志都配備了一本《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活動記錄簿》。黨員同志們隨身攜帶記錄簿與網格員、熱心居民一起開展群眾走訪。記錄簿上記錄著小區(qū)居民的家長里短,黨員同志們還積極參與到居民反映民生問題后網格從“記”到“辦”的服務全過程中,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也增進了黨員參與社區(qū)服務的積極性。
昌貴網格黨支部通過“紅色家書”的動員、榜樣團隊的打造,典型人物的展示,在豐富黨建活動載體的情況下有效的緩解了黨建工作“說不出”、“叫不響”的尷尬局面,讓黨員同志們在志愿服務中體現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