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貴網格下轄兩個純住宅小區,很多的居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語言、習慣、生活方式種種的不同讓原來熟悉的鄰里關系轉變為社區不相熟的鄰里關系,居民們都顯得有些不適應。如何讓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契合現實環境,幫助居民互熟互融,昌貴網格黨支部在樓棟中以“三長三員”(樓棟黨小組組長、樓組長、物業樓長;網格員、信息員、社區工作人員)的自治架構,開展樓棟自治工作。
有標準身份亮起來
自開展樓棟自治工作以來,昌貴網格黨支部以“三會一課”為基礎,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中不斷加強在冊黨員的學習和教育,同時以“三在”黨員報道為契機,以紅色家書牽線,不斷號召在地黨員亮明身份,做合格黨員。網格在自治工作中有一整套標準的樓組推進流程,黨員帶頭,黨小組長+樓組長+核心志愿者+居民共同參與其中。
有重點黨員動起來
居民樓中入住的人群既有自住戶也有出租戶,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文明衛生意識不強,存在一些不良習慣,譬如:在樓道口堆放雜物影響安全,高層住戶隨意亂拋物等不文明行為,為根治這些難題,昌貴網格黨支部以樓棟為出發點先由本棟樓的黨員帶頭開展入戶走訪,建立本樓棟的連心群,針對本樓棟居住的人群開展樓棟分析,依據每棟樓的特色開展具體的議事交流活動,旨在倡導樓棟文明,鄰里互助。
有組織居民熟起來
在日常工作中,昌貴網格按照居民的實際需要和問題需求成立很多社會組織,有對小區高層消防、園區衛生、樓棟亂堆放、樓棟小廣告專項督查的平安靖土巡查隊、有通過常規活動和主題活動豐富親子家庭業余生活的七彩陽光親子志愿服務隊、有滿足文體娛樂的世紀之春文體社、有倡導居民參與到社區自我管理,推動居民自治工作的陽光志愿服務隊、有為熱愛健身的居民集結的一萬步益行團、有滿足陪讀媽媽特色課程的潮媽俱樂部……網格特色的社會組織基本上涵蓋了居民的方方面面,通過組織的項目化開展,特色活動的展現,讓居住在昌貴網格的居民們能夠更好的熟悉起來,真正體驗了“樓棟當家人”的感覺,為更好的推進樓棟自治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